
赤峰市敖汉旗古鲁板蒿镇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党建引领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通过抓党建、兴产业、聚人才、育生态、强组织,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乡村经济“活”起来 推动产业振兴
镇党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农村改革发展的决定性作用,统筹谋划。突出抓好三大主导产业,肉牛产业增量增效,全镇现肉牛存栏2.75万头,年出栏肉牛1.5万头,建设万头肉牛养殖基地1处,肉牛户外养殖小区4处,肉牛养殖场3处。设施农业产业稳步推进,全镇冷棚种植面积2000亩,其中2021年新建冷棚500亩。小米产业持续增收,2021年全镇谷子种植面积达6万亩以上,其中千亩以上集中连片种植示范区7处,收获谷子2.2万吨,年产值1.1亿元。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建设万只基础母羊繁育基地、万头特色黑猪养殖基地,建成甜菜、水稻、牧草、中药材、露地蔬菜5个万亩特色种植业结构调整基地,加快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基层队伍“强”起来 推动人才振兴
建立外埠优秀人才信息库,录入82人。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引入内蒙古津垦牧业有限公司、丘沙牧野农牧有限公司等企业到古鲁板蒿镇投资兴业,引入捷丰农业净菜加工项目、莲花山水泥厂盘活项目,现均已投产达效。实施人才培养工程,结合乡土人才建设,着力培养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全镇有社会服务型人才3人、技能服务型人才5人、经营型人才5人、生产型人才61人,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壮大合作经济组织,全镇共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20家、家庭农场54家、农机合作社17家,凝聚起乡村振兴发展的人才力量。
精神文明“树”起来 推动文化振兴
镇党委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宣传思想文化建设,促进形成向善向上、文明和谐新风尚。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全镇道德模范和优秀共产党员47人,其中市级5人、旗级11人;文明家庭和最美家庭54户,其中市级3户、旗级16户。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镇16个党支部955名党员共认领民生实事322件,现已全部办结。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建立镇村志愿服务队13支,汇集志愿者264人,其中党员186人,组织开展理论政策宣讲、公共文化服务等各类志愿活动204次,服务时长达5347小时,惠及群众1.8万余人,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让文化振兴赋能乡村振兴。
生态环境“美”起来 推动生态振兴
积极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多举措打好净土碧水保卫战,实施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为土地丰产蓄能。落实林草长制,全面实施舍饲禁牧。扎实推进河湖长制落实,实施老哈河上游生态保护与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组织开展“三美创建”活动,共评选美丽庭院560个、美丽村部3个、美丽村庄5个。不断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着力打造国家现代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依托“智慧农业”建设高标准农田2.87万亩,发展有机荞麦种植1.2万亩,“八千粟”品牌小米、晓东家庭农场“蒙豚黑猪”通过有机产品认证,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生态振兴。
社会治理“好”起来 推动组织振兴
进一步提升和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完成8个村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打造“最强党支部”4个,建设完成党群教育基地1处、党建广场1处。镇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全面提档升级,帮办代办服务事项达18196件次。强化发展意识,多渠道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镇1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总量达427万元。全力抓好“五治融合” ,创建市级法治示范村2个。着力推进网格化治理,构建镇、村、组三级网格组织体系,实现党建网、社会治理网、乡风文明网、疫情防控网等“多网合一”。全镇共划分镇级网格1个,村级网格12个,组级网格104个,同时内嵌党小组84个,为民服务实现长效化、常态化、制度化,不断释放共建共治共享综合效能,为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创造良好环境。
[责任编辑:李佳益 校对:吕超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