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乌海市委组织部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全区组织部长会议精神,按照自治区组织工作破解重点难点问题“揭榜领题”部署会议工作安排,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促进市属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质增效。
选优配强市属国有企业领导成员。全面落实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工作任务,有序推进企业重组整合,统筹考虑市属国有企业重组改革后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为重组整合后的5家市属国有企业选配县处级干部。完善推荐和选任程序,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公司法》有关要求,规范市属国有企业“三会一层”领导人员提名推荐、选拔任用程序。创新企业领导人员招聘方式,探索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选聘机制,协同市国资委起草市属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选聘办法,面向社会公开选聘职业经理人2名,让真正懂经营、会管理、善于决策的人才脱颖而出。
着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开展“三服务一促进”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基层地区活动,实施“121工程”,今年以来接收3名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选派的挂职干部到乌海市三个区挂职副区长,结合挂职干部工作经历、专业特长,给予充分信任,安排实质性分工,让挂职干部尽快融入单位、放开手脚、大胆工作,充分激发挂职干部在科技、金融、生态、园区等方面发挥桥梁纽带和“智库参谋”作用。有针对性开展干部培养,注重实践历练,采取岗位交流、上挂下派等措施,每年有计划地选派到企业发展项目建设等一线吃劲儿岗位历练和市属国有企业跟班学习。与市属国有企业协商,探索建立国有企业与机关干部挂职交流学习机制,选派专业过硬、工作实绩突出的企业干部到市直部门挂职学习,为打通国有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交流渠道打造优秀人才“蓄水池”。
加大国有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交流力度。不断拓宽干部交流渠道,完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交流制度,扩大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跨地区跨部门交流任职范围,2022年乌海市5家市属国有企业、2家金融类国有企业配备县处级干部由市直机关交流任职占比64%。建立健全国有企业中层管理人员配套管理机制,规范市直属国有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在市国资委任免职备案程序。探索建立职业经理人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促进人才顺畅有序流动,不断促进市属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优化国有企业面向社会选人用人机制,深入推行国有企业分级分类公开招聘,选拔和培养一批懂经营、会管理、善运作的专业化人才队伍。(乌海市委组织部 赵瑾 石道恩)
[责任编辑:王伟 校对:赵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