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把“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作为培训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按需施教、拓展阵地、创新形式等举措,强化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为全旗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按需施教,提高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精度”。坚持“干部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精准把握组织需求、发展需求、个人需求,在班次设置上按需设置,做到有的放矢、因人施教。在培训内容上突出重点,紧扣察右中旗重点工作任务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分项开设综合知识、业务知识等专题培训班。并对参训干部进行分层分类,深入开展科级干部、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村(社区)“两委”干部、村级后备力量等人员能力素质的提升工程,紧扣干部成长关键期,及时调训、适时培训,健全干部成长全周期教育培训体系,确保干部教育培训更具针对性、实用性。
拓展阵地,拓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广度”。按照“因地制宜、规范节俭、功能整合”原则,标准化规范化推进乡镇党校建设,开辟党员干部教育新阵地,推动教育培训资源下送,力量下沉、重心下移,构建以旗委党校为主阵地,乡镇党校参与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大格局。目前,11个乡镇党校已全部开始运行,并举办了多期干部教育培训班,完成干部教育培训800余人次。通过开展乡镇党校培训工作,补齐了基层党员干部全员教育培训的短板,有效打通了党员干部教育常态化培训的“最后一公里”。
创新形式,增加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深度”。深入挖掘和绥中抗战有关的文献资料,通过追溯红色记忆,重温红色故事,踏足红色遗址,奏响红色培训进行曲。在强化党性理论教育培训的同时,以线上+线下、课堂+实地等教学形式打造沉浸式课堂,让党员教育课程更加生动、鲜活。充分利用旗内红色教育资源,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警示教育基地、革命老区等红色阵地有机结合,丰富党性教育内容。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出实效;不断丰富课程形式,同时注重把建设红色阵地、乡镇党校等内容融合在课程中,打造成形式新颖的党员教育精品课程,切实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责任编辑:李晓艳 校对:田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