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大学东路街道乌兰社区在理论武装、队伍建设、阵地打造、为民办实事四个方面持续发力,以“四强四提”为治理目标,持续提升城市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
强理论提水平,掌握过硬本领担当作为。乌兰社区党委补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短板,不断扩大组织工作覆盖面,创新活动形式。辖区内共有在册党员148名,在职党员152名。社区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社区治理全过程,自党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共进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集中学习2次,“书记讲党课”2次,为年老体弱党员开展“上门送学”18 次,引导居民党员在大党委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激活党员干部“雁阵效应”。
强队伍提能力,加强基层治理人才力量。乌兰社区鼓励社区工作者进行多岗位历练,提供更多实践工作机会,在处理各类事务中积累经验,提升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落实“三岗十八级”薪酬体系,鼓励社区工作者通过考取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等方式提升个人能力,尽快晋级晋档。同时,社区创造良好工作氛围,开展定期体检、社区团建等活动,关注社区工作者身体、心理状态,及时帮助社区工作者缓解工作压力,深化基层减负增效,让社区工作者能留得住、能往上走、能有奔头,以更好的精神面貌为居民服务。
强阵地提影响,切实完善资源供给体系。乌兰社区整合社区资源,用好用活社区阵地,通过社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周边老年人提供配套服务,定期举办“节日情暖夕阳红”系列活动,清明节绿色祭扫为居民们送鲜花,端午节与老人们制作香囊讲故事,智慧生活日科技助老学习手机操作等,为老年居民提供专业的康复保健、精神慰藉、法律知识等相关服务。社区党委凝聚包联共建合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联合10家单位开展学雷锋主题活动及“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共联共建工作座谈会,通过结对共建、资源共享、活动联动、志愿服务等方式,实实在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强服务提实力,办好群众急难愁盼实事。乌兰社区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温暖工程”、二次加压泵房建立、充电设施安装等工作。网格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收集居民意见,共发放调查问卷50余份,收集改造意愿28条,撰写民情日志32篇。召开座谈会协调各方,积极听取民意,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顺利进行。面对面耐心解答居民的顾虑和疑问,让每一户居民都能民主协商、理性议事。社区始终保持心中有责、手中有活、眼中有情,帮办代办窗口解决民生实事149件,“赛罕网格”管理平台上报事件1500余件,以真心谋利民之福,以真情办利民之事。(呼和浩特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孙慧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