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在天蓝地净,美在山青水秀。全国绿化模范县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站位未来,强化党建引领,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关系,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为发展留住“生态资本”。2023年“五大任务”生态安全屏障考核中凉城县位居全区 26个农牧旗县第一名,一座山水人文两相宜的绿色之城正茁壮成长。
思想为先,增强“生态资本”政治自觉。始终坚持把加强生态保护作为建设全县战略支撑和重要增长极的前置内容,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齐头并进,发展旅游不能破坏生态红线的原则和底线,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综合治理,强化“党建+生态绿”工作思路,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群众做好“生态绿”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求基层党组织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纳入党员理论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的议题进行学习,坚定不移把抓好生态保护作为讲政治的具体体现,第一时间传达落实上级、本级重要会议、文件精神,全方位、多角度学习、研读、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有关政策文件和湿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和认识。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准确把握岱海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的重大意义,以对组织、对群众负责的态度,真抓实干,促进“全域全季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子成为社会普遍共识,让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保护为主,立足“生态资本”行动自觉。发力于生态保护“党政同责”,把党建工作融入生态保护业务,推动党员冲锋在项目一线、服务下沉在项目一线,精心打造“我是党员 我帮你”新时代生态文明志愿服务名片,党员把奋斗在生态保护的第一线工作写在党旗上。打造“党支部+党员+群众”河流管护三级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党建组织员、宣传员、保洁员、监督员作用,常态化巡河、清理河道。县、乡、村三级河湖长全面启用“河长通”手机APP进行巡河巡湖,对乡镇级河湖长实行季统计季通报制度,不断提升河湖管理保护。载入凉城史册、惠及子孙后代的黄河清流汇入岱海,岱海流域26万亩“水改旱”等多措并举,让岱海水量“丰起来”。全县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区 12.17个百分点,居于乌兰察布市首位,绿色成为凉城最靓丽的名片。作为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县城,正按下岱海保护治理“快进键”,从“一湖之治”迈向“流域之治、生态之治”。这些举措,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一次次的跃升。
素质为要,注重“生态资本”作风自觉。建设美丽凉城是党员干部的责任,也体现着党员干部的担当。高度重视生态保护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党员干部作为政策贯彻者、推动者、落实者,要勇于担当,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环保理念,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始终坚持以生态护绿党旗红为引领,坚持善育、善选、善用抓干部队伍建设,助推生态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障。搭建生态保护活动平台,增强干部队伍凝聚力。选树生态保护先进典型,激励干部担当作为。鲜明生态保护用人导向,激发干部队伍活力。针对岱海自然保护区工作的特殊性和工作条件的差异性,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干部职工在资源管护、项目建设、生态监测等工作中冲锋在前、以身作则、迎难而上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沉下身子、迈开步子、挑起担子,以岱海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上级、本级的决策部署,展现岱海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新作风。
生态资本是未来发展的“家底”,凉城县在“家底”上已经赢了。在党建引领下,处处好风光的“绿色颜值”正在为美丽凉城增添活力和积累后劲。(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委组织部 曲潇庭)
[责任编辑:王伟 校对:孙慧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