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聚焦为老治理 激活“银龄反哺”良性循环

创建时间:
2024-10-21 16:12:49
来源:
北疆先锋网

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全程机械耕作;从泥泞土路到村村通柏油路;从为老餐厅到送餐上门……75年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白海子镇六苏木村67岁的老年志愿者王拴弟深深地感受着生产生活条件便捷实惠,村民收入节节攀高,幸福日子风生水起。

能随时洗上热水澡,这对于一辈子生活在农村的老人来说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白海子镇六苏木村建起的惠民澡堂干净宽敞,澡堂内还设有搓澡、浴池、汗蒸、休息等项目服务,这些都成为村里老人们当下所“炫耀”的幸福事。惠民澡堂是由六苏木村的村集体投资400万元左右建设,占地面积500余平方米,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0余万元。村里60岁以上的常住老人,每月凭借澡票可免费洗澡一次。

村民为村集体经济贡献力量,渐渐发展壮大的村集体经济如何来反哺村内村民,进而提升村民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于是六苏木村惠民澡堂在此背景下顺势所建、应运而成,“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愿望在惠民澡堂得以实现。

在泉山街道养老服务中心,锻炼身体、排练节目、上课学习、享用三餐、唠家常……71岁的姚巧华与邻里们一起畅享着家门口养老的快乐时光。

像这样的养老服务中心或为老服务站全区还有37处,集宁区着力整合资源,大力发展建设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积极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托起了幸福“夕阳红”。

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如何让“银龄”反哺社会,老有所为?

年近70岁的马利斌,是集宁区丁香苑小区党员“三户”的一分子,小区居民亲切地叫他“马叔”。近日,在他的协调下,小区污水外溢、下水管道堵塞等困扰居民多年的糟心事终于解决,惠及小区1651名居民。

为了发挥“银龄群体”群众基础好、威望高、经验丰富的优势,各乡镇(街道)党组织推行构建社区(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中心户(小区)—堡垒户(楼栋)—先锋户(单元)为主干的组织体系,通过党组织推荐、党员自荐、群众举荐的方式,选任政治素质好、群众基础好、服务群众能力强的居民老党员、离退休老党员担任党员“三户”,以“唠嗑聊+协商议事会”的方式开展服务,配合网格长宣传宣讲最新惠民政策;收集、更新居民基础信息;及时发现民情、处理诉求;牵头组织民主协商议事,推动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网格,助力形成党建引领居民自管、自治的基层治理模式。

下一步,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将继续探索为老治理路径,整合多方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更多高质量、专业的服务,引导“银龄”发挥余热,为基层治理贡献力量。(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委组织部 李申丹)


[责任编辑:孙慧南 校对: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