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积极推进两区一体化发展,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内核驱动”和“最强引擎”,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推行“一嘎查一产业”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党建引领赋能乡村振兴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发展葡萄产业项目,让农牧民持续增收致富。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巴彦木仁苏木乌兰素海嘎查的前身为巴音树贵国营治沙站,2011年实施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后,嘎查整体搬迁,置换的3058亩土地作为安置区生产用地。近年来,苏木结合实际帮助嘎查发展沙漠葡萄种植产业,已建起占地81亩的30座葡萄温棚,每年产量6万斤(2000斤/亩)左右,能创造利润220万元。今年8月,乌兰素海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七期)拱棚及其附属设施建设项目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426.2万元,计划建设阳光温室拱棚6座。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占总工程量的80%。预计2025年4月,新建拱棚工程竣工验收,届时可种植各类葡萄2100株,每年葡萄产量可达45000斤,可创造经济价值240万元,真真切切地让乌兰素海嘎查的农牧民群众能够依托产业发展,持续增收致富。
发展鸵鸟养殖项目,打造特色养殖“亮丽名片”。巴彦木仁苏木巴彦树贵嘎查根据自身优势,以专业化规模化养殖为路径,因地制宜为鸵鸟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通过科技创新赋能,发挥电商平台的纽带作用,补齐并延伸产业链,多措并举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全力将鸵鸟养殖产业打造成拉动当地农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亮丽名片”。据了解,2020年底嘎查引进河北拓王鸵鸟清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发展鸵鸟养殖屠宰一体化项目,建设了鸵鸟幼鸟房12间、二鸟房2栋、大鸟房4栋,同时建设了办公室、库房、宿舍等1栋,占地面积约100亩。截至目前,乌兰布和鸵鸟产业园养殖鸵鸟1430只,其中企业养殖种鸟130只,巴彦树贵股份经济合作社养殖的商品鸟500只、幼鸟800只。经初步估算,可为巴彦树贵嘎查带来近200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这一喜人的成果为接下来实现3000只鸵鸟养殖规模的目标注入了一针强有力的“振奋剂”。
发展面粉加工厂项目,扶持壮大嘎查集体经济。巴彦木仁苏木上滩嘎查立足于广大农牧民的生产生活、产业发展等实际,依托有机小麦和老崖滩红小麦的品质优势,新建上滩嘎查面粉加工厂,总投资230万元,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以党建联建为纽带,采用“企业+村集体+合作社”组团发展模式,洽谈优质企业,与内蒙古蒙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推动面粉加工厂部分经营权外包,实现共赢增收,10年承包费收入95万元。上滩嘎查面粉加工厂将传统制作工艺与现代工业生产模式相结合,配套采用现代粉磨技术和原始石磨技术,根据小麦品种和等次,进行分级分类加工,制作包装精致、安全卫生的地区品牌面粉,销往周边地区,大力扶持壮大嘎查集体经济。目前,已注册成功上滩“尚禾面粉”“蒙颗晾晒面条”“蒿子面”等特色产品。
发展驼奶乳业、加工有机全麦面粉、种植沙漠葡萄、养殖鸵鸟、建设青储饲料平台……在广袤田野上,巴彦木仁苏木正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因地制宜,深挖“土”资源、放大“特”优势、提升“产”效益,特色产业正多点开花、拔节生长,不仅撑起了农民的钱袋子,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夯实了根基。(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的建设办公室 杨占军)
[责任编辑:孙慧南 校对: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