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钢铁路街道党工委把辖区内小区治理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切入点,深入践行“枫桥经验”,聚焦“谁来干、干什么、怎么干”关键环节,找准“小切口”,抓住“具体事”,用精细的治理“绣花针”,着力把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解决好、办扎实,让居民实实在在受益,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小堡垒”凝聚“大共识”
钢铁路街道党工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纵深推进“群众吹哨、党员报到”工作机制,建立30余个小区党群服务站,组织826名在职党员、100余名志愿者走进小区、融入群众,通过政策宣讲、文艺汇演等形式,让党的“好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近群众、入人心。今年以来,辖区内各小区累计组织政策宣讲、法律讲堂、文艺汇演等活动200余场次,开展政治生日、和谐邻里、银发服务等活动120余次,开展“讲好身边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活动30余场,绘就了小区治理“同心圆”,凝聚起“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大共识”。
“小网格”撬动“大治理”
为精准服务居民群众,将辖区科学划分131个网格并配备专职网格员定期开展巡查走访,实行“书记抓、两委管”两级管理办法,将网格化治理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入户走访、微信群交流、小区巡访等形式,全面了解辖区居民的微心愿,畅通民意直通车,制定“需求清单”,通过“居民议事会”先后解决了小区乱堆乱放、物业费收取困难等矛盾纠纷60余件。促进多元参与、共建共享,联合包联共建单位,开展在职党员走访慰问等活动,针对困难家庭、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制定“服务清单”,协调相关部门帮助孤寡老人办理公租房、解决老人吃饭困难等民生问题24件,真正做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使社区治理更加精细化、服务化、人性化。
“小实事”筑牢“大幸福”
辖区内各基层党组织坚持从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小实事”入手,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便民服务,营造有爱、有温度、有烟火气的生活氛围。咱家社区党委针对辖区老年人多、买菜不方便等问题,联合大党委开展“平价果蔬进小区”活动,让社区居民不出小区就能买得舒心、吃得放心、用得安心,受到辖区居民广泛欢迎。特弘社区党总支健全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组建矛盾调解工作室,通过动员党员代表和居民代表实现“大家的事商量着办”,协商解决小区里的邻里纠纷,使“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成为常态。截至目前,街道各社区共受理解决小区矛盾纠纷300余件,调处成功率达98%,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委组织部 云静波 李芯羽)
[责任编辑:王伟 校对:孙慧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