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

创建时间:
2025-02-20 10:47:05
来源:
北疆先锋网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而党建则是引领基层治理的关键。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坚持以党建引领强服务,聚焦建强组织、培优队伍、创新机制、服务民生,积极探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更好地服务群众、推动发展。

织密组织建设“经纬网”,筑牢基层治理“桥头堡”。聚焦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提升组织活力。优化组织设置,织密治理网络。按照“便于管理、便于服务、便于活动”的原则,灵活设置党组织。在城市社区844个网格构建“社区党(总)支+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小三级”组织架构,持续推进社区网格化治理模式。扩大组织覆盖,消除治理盲区。针对新兴领域和新业态,通过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方式,在快递物流、外卖配送、网约车等行业建立党组织,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提升组织活力,增强治理效能。深入开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持续开展在职党员“双报到”,推动全区2200名在职党员到居住地报到,1335名认领楼栋长、单元长,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赋能网格党小组作用发挥。

磨砺队伍建设“精锐师”,锻造基层治理“主力军”。通过选优配强、教育培训、激励保障等,打造政治过硬、能力突出、作风优良的基层治理“主力军”。选优配强基层干部。开展“抓书记强支部,书记抓支部强”双强工程,组织“荷香带教”跟岗轮训、“书记荟”13期,培训161人。实施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孵化计划,11个社区党组织结对,通过跟班学习、实地问诊等方式快速提升社区工作者工作能力和实操本领。调整撤换不适宜社区党组织书记13名。更新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库164人。加强教育培训。制定基层干部教育培训计划,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讲座、实地观摩等多种形式,邀请专家学者、领导干部授课,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培训。强化激励保障。建立健全基层干部激励保障机制,落实村(社区)干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政策。

点燃治理机制“新引擎”,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积极探索创新,建立健全系列基层治理机制。建立“党建+网格”治理机制。将党建工作与网格治理深度融合,844个网格全覆盖配备1名网格长、若干名网格员和至少1名党员志愿者,负责网格内的信息采集、矛盾化解、便民服务等工作。完善民主协商机制。建立健全民主协商制度,在村(社区)设立民主协商议事平台83个,定期组织召开协商会议,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进行协商讨论,形成共识后付诸实施,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力量,成立“枫桥工作队”133支,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同时,加强对重点人群的服务管理,做好信访维稳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深耕服务民生“责任田”,提升基层治理“满意度”。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的服务水平。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加大对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完善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全区150个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优化200余个便民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布局建设,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在机关单位、镇(街道)、村(社区)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180支,广泛动员党员、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围绕关爱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每月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办好民生实事。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征集梳理制约社区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居民反映强烈的合理需求,解决如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民生微实事”571件,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让群众感受基层治理的成效。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委组织部 白燕荣)

[责任编辑:任丽华 校对:杨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