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格是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也是基层治理的前沿阵地。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河街道积极探索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的“密码”,减负重、强筋骨、优机制,既为“车”减负,让“小马”拉得动、跑得快;又为“马”赋能,让“小马”强筋壮骨,推动减负、赋能措施落地见效,开创基层治理新局面。
近日,滨河街道碧桂园社区网格员深入辖区居民家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逐户检查家用电器安全使用情况,并引导居民正确用电、用气,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入户走访、宣传政策、开展助老服务、排查安全风险隐患……这些都是网格员们的日常工作。如何破解基层网格“小马拉大车”难题,解决基层网格员工作量大、任务繁重等问题?滨河街道立足网格实际,积极鼓励辖区各村、社区党组织牵头,充分发挥“多格统一、网片统一”在党建引领、资源整合、互联互动中的作用,凝聚离退休老党员、物业人员、社区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充实网格员队伍,充分发挥他们“人熟、地熟、情况熟”和“懂政策、善调解”的优势,在居民议事协商、矛盾纠纷调解、安全隐患排查等方面发挥正向引导作用,推动力量下沉基层、资源“入网进格”,进一步解决“小马”力量不足的问题,不断扩大基层治理“朋友圈”,有效激活了基层治理效能。
“自基层减负工作开展以来,彻底让社区干部松绑减负、轻装上阵了,可以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走访居民、为居民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上,有效促进了小区和谐稳定,提升了居民幸福指数。”滨河街道碧桂园社区党委副书记程子耘说。要想车子跑得稳且快,除了“壮马”、还要“轻车”。
以往,事项繁杂琐碎、权责界线不清、工作效率低下是基层村(社区)日常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滨河街道积极鼓励各村、社区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优化功能设置,整合窗口功能,建立“一站式”服务阵地,将民政、社保、医保、退役军人等多个服务窗口整合为“综合服务”和“帮办代办”两个窗口,实现“一窗受理、综合服务”。同时,不断规范事项清单、优化办事流程,“减窗”不减“质量”,“减负”不减“服务”,为居民提供精细化服务。
“以前,党群服务中心有党建、计生、社保等好几个窗口,每办一件事就要到一个窗口排队。现在,在一个窗口就能把所有事项都办利索了。没办完也不要紧,社区工作人员替我们代办。现在的办事效率真是高,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也好。”滨河街道旭园社区居民孙慧敏说。
“在严格规范村、社区工作事务和证明事项方面,我们重新梳理了16个村和社区的履职工作事项清单、协助工作事项清单、20项村和社区不出具证明事项清单、8项出具证明事项清单,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中下真功、求实效,不断提升村和社区的凝聚力和服务能力。”滨河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李健说。基层治理成效直接关系着基层群众的幸福指数,滨河街道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通过“轻车减负”做减法、“壮马赋能”做加法,在网格一体化服务管理、清理解散工作群组、强化基础保障、优化调整权责等方面下足功夫,推动减负赋能落到细处、落到实处,实现了马不倦怠、车不超载,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工作力度,强化责任担当,提升工作效能,加强教育培训,注重宣传引导,主动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动,确保高质高效完成任务,为基层赋权增能、减负增效。”滨河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李健说。(李奕颖)
原文链接:
http://epaper.tongliaowang.com/paper/pc/content/202502/21/content_34808.html
[责任编辑:任丽华 校对:杨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