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乌海市乌达区聚焦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强化组织功能、整治乡村环境、提升治理水平,描绘出“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的美丽乡村画卷。
筑牢堡垒,凝聚绿色发展合力。深入推进“书记讲给书记听”“书记工作坊”“赛品牌、拼实绩、促服务”“比武争星”“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创建”等“头雁”工程,进一步加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主动担当作为、创先争优的积极性。组织开展“谈变迁,话进步”感动乌达故事汇,依托本土特色创作四重唱—“乌兰淖尔新韵”,系统梳理宣讲“惠民幸福账单”,以身边人、身边事激发各族群众对“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的思想认同和情感共鸣。全面摸排符合条件的村(社区)后备力量人选,综合运用分类培训、包联结对等方式,提升后备队伍能力素质,截至目前,共有村书记储备力量3人、“两委”储备力量7人,为换届中“选优配强”村干部奠定基础保障。
扮靓家园,绘就青山绿水新貌。持续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常态化开展户厕摸排整改,加强宣传、日常巡查和维护,按照统一部署、统一收集清运处理的模式,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设施建设,进行集中处理。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广泛开展农药、化肥、地膜科学使用宣传引导,实施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全域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为289户农户及2家农业企业免费发放30余吨全生物降解地膜,在线安装农业计量设备120套,有效推动农业绿色生产转型、提高农业节水增效。针对乌兰淖尔镇居民房屋改扩建需求,广泛征求意见,通过居民自主申报、村级审核、镇级备案、执法人员下沉网格的流程,不间断开展动态巡查,有效改善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创新机制,夯实乡村振兴根基。全面推进村级网格化治理,大力推行“巷长制”,推选乡贤能人担任巷长,全面负责巷内“人、事、地、物、情”的日常管理,围绕政策宣传、诉求反馈、矛盾调处等开展工作,纵向横向联动沟通协调解决问题更加高效。通过“四议两公开”,明确实施党员示范实验田项目、1号地种植项目、农旅综合体种植项目、党群服务中心和养老服务站清洁能源改造项目等,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余个。制定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星级奖惩等制度,为积极参与自治的居民颁发居民自治示范户证书,在办理低保、临时救助、各类补贴等政策时,享受镇政府一站式服务绿色通道政策和相应积分奖励,切实强化居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地位。(乌海市乌达区委组织部 付鹏)
[责任编辑:孙慧南 校对: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