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兴安盟突泉县:打好"三张牌" 构建村委换届全周期工作体系

创建时间:
2025-03-14 09:39:37
来源:
北疆先锋网

兴安盟突泉县坚持把村“两委”换届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采取精准分析研判、动态化班子评估、后备力量培养储备等措施,着力构建起“选前有谋划、选中保质量、选后强动能”的全周期工作体系,为平稳有序推进换届选举奠定坚实基础。

打好“主动仗”,下好换届筹备“先手棋”

坚持“早谋划、早介入、早化解”,创新实施“四谈四清”工作法,夯实换届选举前期准备基础。

调研走访全覆盖。组建调研组28个,深入村镇,做到与普通群众、现任干部、离任干部、后备干部“四必谈”。将村情、“两委”班子建设及运行情况、5个100%人选储备培养情况、存在的突出问题等情况摸清摸实,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

审核把关全过程。结合实地考察、乡镇推荐结果,对村“两委”后备力量进行县级联审1次,动态增补49人。深入落实县处级领导、包联单位、乡镇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四个一”包联机制,整顿提升软弱涣散村党组织1个。

人选储备全链条。结合换届选举5个100%结构性人选储备要求,储备后备人选376名,其中35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后备力量人选139名,占比超三分之一。

用好“扫描仪”,把准班子运行“健康脉”

对村“两委”班子开展中期评估,蓄好村干部队伍的源头活水。

指标量化评估。制定《突泉县村“两委”班子中期评估工作实施方案》,设置“班子建设、产业发展、阵地功能”等8大类31项指标,采取“面对面访谈、实地查看、入户走访”的方式开展全方位评估,将全县188个村划分为“好中弱”三类,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及时补短强弱。

实绩对比分析。建立动态监测体系,对村党组织履职尽责情况、集体经济增收、民生项目推进等核心指标实施“定期晾晒”,对连续两个季度排名靠后的村开展整顿提升。

结果精准运用。将评估结果作为绩效考核和班子调整优化的重要依据,对2名不合格、不胜任的村党组织书记提前调整,对“弱”村落实“1名乡镇领导+1个帮扶单位”结对提升。

建好“蓄水池”,锻造乡村振兴“生力军”

实施“丰翼”工程,构建“选育管用”全方位培养体系。

拓宽人选来源渠道。动员乡贤能人、农民专业合作负责人、退役军人等70余人参加竞选任职,将后备人选按照学历层次偏低、群众威信不高、干事创业能力不强和相对比较成熟划分为4种类型,分类制定提升计划。

丰富培养提升形式。设立“村级事务服务岗”,安排后备人选参与项目建设、矛盾调解等实践锻炼。开设“乡村振兴学堂”,围绕政策理论、党建业务、乡村治理及服务群众等方面内容开展培训2轮次。组织区盟“担当作为好支书”进行经验分享11场次,推荐97名后备人选参加学历提升班,后备人选能力水平显著提升。

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建立“一诺三定”考核机制,组织后备人选每月公开承诺践诺,全过程掌握其工作业绩和群众口碑,对49名不适岗人员及时调整出库。

通过尽早谋划、精准施策、动态培养,进一步摸清了工作底数,明确了工作重点,夯实了换届基础。下一步,突泉县将强化问题导向、突出靶向发力,着力将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口碑优、工作成效好的后备人选选出来用起来。(兴安盟突泉县委组织部 安月)


[责任编辑:任丽华 校对:杨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