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4日 [ 四月十七 ] 星期三
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徐俊霞:铝业绿色转型路上的追梦人

创建时间:
2025-03-25 10:44:10
来源:
包头日报

在中铝包头铝业,徐俊霞是个响当当的人物。这位从包铝厂区成长起来的“包铝的孩子”,多年来一直奋战在铝业一线,是铝业绿色转型路上的坚定追梦人。

坚韧不拔 勇担重任

1995年,大学刚毕业的徐俊霞满怀憧憬,回到包头铝业,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那时候,先进的供电整流控制技术对她来说既陌生又充满挑战。“我当时就想着,别人能学会的,我也一定行,而且要做得更好。”徐俊霞回忆道。每日下班后,当同事们陆续归家,她却沉浸在图纸的世界里,反复揣摩每一根线路走向、每一组参数意义。一有机会,她就穿梭于生产现场,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契机,虚心向车间主任和技术人员请教。凭借这股子坚韧不拔的钻劲,徐俊霞迅速成长为技术领域的中流砥柱,牵头完成多个整流供电综合自动化系统开发及电解节能技改项目。她主持设计开发和调试的恒流控制系统与综合自动化系统,在国内二十多家电解铝企业落地生根;组织实施的“大功率高精度数字稳流系统的开发和应用”项目,荣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一举攻克铝行业多年悬而未决的技术难题,成功引领行业供电整流技术革新。

2012年,包铝自备电厂项目机组并网推进的重任落在徐俊霞肩头。这项工作千头万绪,涉及众多部门,协调难度超乎想象。“压力肯定是有的,但退缩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只能硬着头皮上。”徐俊霞坚定地说。此后两年,她奔波于各个部门之间。为协调一个方案,她能与不同部门的负责人反复沟通数小时;为核对一组数据,她能查阅海量资料直至深夜。凭借非凡的沟通能力和坚韧不拔的毅力,2014年,并网协议终于成功签订,为包铝实现铝电梦筑牢根基。

绿色梦想 照进现实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铝业绿色转型迫在眉睫。徐俊霞敏锐洞察到时代赋予的机遇与挑战,主动请缨,挑起节能降碳的大梁。“这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走在前列。”她带领团队深入生产一线,白天,穿梭于机器设备间,仔细查看运行状况,精准记录各项数据;夜晚,围坐在会议室里,热烈讨论技术方案,反复研究节能路径。在她的带领下,团队成功完成“电解槽全石墨化阴极炭块结合磷生铁浇铸”“应用高导电钢棒和钢棒全截面自动焊接”“热电厂汽轮机通流改造”等一系列节能技术改造,为企业绿色转型注入强大动力。

2019年,徐俊霞踏上“绿电”征程。固阳县风电场选址时,恶劣的自然环境成为巨大阻碍。山路崎岖,车辆难以通行,她与团队成员只能徒步前行。“当时走在那蜿蜒的山路上,每一步都很艰难,但一想到‘绿电’的前景,就觉得一切都值得。”徐俊霞回忆道。他们在连绵丘峦间艰难跋涉,走了半个多小时才抵达一处工作场地,稍作休息便迅速摊开图纸,一丝不苟地进行场地踏勘、测量风速。随着华云分布式光伏项目首批并网发电成功,清洁“绿电”顺利输入电解动力电系统,徐俊霞多年的绿色梦想终于照进现实。

初心如磐 奋楫笃行

2022年,徐俊霞光荣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走进人民大会堂。参会期间,她全神贯注,认真聆听、积极发言,为铝业发展建言献策。“能在那个庄严的场合,为行业发声,是我的荣幸,更是责任。”会后,她马不停蹄地开展数十场专题宣讲,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传递给上万名干部职工,在思想引领和文化传播领域绽放独特光芒。

2024年,包头铝业新能源项目和华云三期项目开工,徐俊霞又投身智慧能源调控中心建设。面对全新领域,她坦言:“虽然一切都要从头学起,但我相信只要肯钻研,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她主动学习前沿知识,扎根工地一线。工地上,她忙碌的身影无处不在,或是与技术人员热烈探讨方案,或是紧盯施工进度严格把关。最终,在她的带领下,智慧能源调控中心数据机房配电系统一次送电成功,基建工程完美收官,为企业绿色转型再添新功。

从基层技术员到技术骨干,从项目负责人到党的二十大代表,徐俊霞始终初心如磐,坚守岗位,追逐铝业绿色转型的梦想。作为女性,她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充分发挥细腻思维、坚韧毅力与强大感召力等独特优势,以爱厂如家的敬业精神和永不言败的斗争精神,铸就非凡成就,成为铝业领域当之无愧的铿锵玫瑰,激励着无数人奋勇前行。(记者 李春燕 通讯员 刘书彤)


原文链接:

https://btrb.baotounews.com.cn/paper/pc/layout/202503/24/node_05.html


[责任编辑:孙慧南 校对: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