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乌海市乌达区以街道(镇)、社区(村)党组织书记“赛品牌、拼实绩、促服务”活动为抓手,持续深化拓展“双晒”活动成果,推深做实“一街道(镇)一品牌”“一社区(村)一特色”工作,不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聚焦基层治理中的“关键小事”,让治理成效更有温度、更具活力。
深耕品牌,凝聚基层治理“红色力量”。乌达区乌兰淖尔镇党委积极构筑“践行千万工程、打造红湖样板”党建品牌,根据辖区自然环境、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确定“一核两翼三基地”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深化服务融合,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上整合资源、优化服务,设置棋牌室、理疗室、舞蹈室、日间照料室等,增设便民服务事项,丰富广大老年人精神生活。深化文旅融合,精心策划文体活动,收集整理本地人文故事,打造“红湖文化”,在传承和发扬乡土文化的基础上拉近邻里心距。深化治理融合,激发社区党群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和动力,建立“民情民意中心户”工作机制,广泛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系统解决“哪些问题、谁来管理、在哪协商、如何参与”等基层治理难题,把“群众智慧”转化为善治成果。
坚守初心,提升居民群众“幸福质感”。乌达区巴音赛街道党工委以党建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着重在队伍建设、服务品质提升、平房区治理、未成年全面发展等群众需求上下功夫,实现民生需求与服务效能的精准对接。依托“头雁工程”,以书记沙龙和全员民情日志为载体,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确保各项服务能够落到实处。通过设立“一号通”暖心专线,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有效提升服务质效。以“护航童行”为抓手,通过加强教育引导、亲子活动等方式,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升服务深度。以红瓦房院落为示范点,加强院落治理,积极回应居民的关切和需求,不断提升服务温度。
法治先“枫”,筑牢共建互助“红色堡垒”。乌达区人民法院党支部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智慧、扩宽思路,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审判实践和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全面为园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依托人民法庭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主动响应新需求,做实能动司法举措,在乌达区产业园成立自治区首家涉企民商事专业化法庭,通过变更法庭受案范围,由原来的集中审理道交案件转变为集中审理乌达区登记注册的民商事案件,切实将党建与司法审判、诉前调解、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各项工作深度结合,做实做优,不断建强党组织战斗堡垒。(乌海市乌达区委组织部 陈晨)
[责任编辑:杨旭英 校对:任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