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创新为翼 翱翔“云”端——记全国劳动模范、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大数据和AI中心云创工作室负责人 侯晓东

创建时间:
2025-05-09 09:55:24
来源:
内蒙古日报

夜幕降临,在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大数据和AI中心云创工作室,侯晓东紧盯着电脑屏幕上的监测数据,手指快速地敲击着键盘。

  “我们会定期备份系统数据,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防止数据丢失和泄露。研发云平台,测试软件,编写程序,扩容应用场景……”侯晓东说,做通信行业IT系统运维工作,加班、熬夜是家常便饭,手机24小时不关机,随时待命。

  侯晓东,今年45岁。从青涩的职场新人成长为云计算领域的高级专家、高级工程师,侯晓东见证了通信行业从传统通信到智能化的跨越式发展,用16年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电信人的责任与担当,被誉为“云化架构师”。

  2019年,侯晓东所任职的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迎来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节点。然而,解局之路困难重重:缺乏转型经验,专项投资与技术储备双双告急,技术支撑更是捉襟见肘。

  作为公司数字化转型工作的带头人,侯晓东面对这次全新的“大考”没有退缩,越是辛苦、越是充满挑战的场合越有他的身影。他制定了百日会战计划,利用每天下班后2小时的时间,带领团队成员争分夺秒地学习“充电”,突破了知识壁垒。一间小会议室、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废寝忘食地攻克技术难题。他们利用AI技术研发出“云创智能运维助手”,快速完成机房巡检任务,并自动生成详细的巡检报告。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运维效率,还有效降低了运维成本,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他设计改善的云存储备份方法,为公司节省投资约200万元。

  侯晓东带领团队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勇于面对挑战,赢得“大考”,同时也为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正是经历了这次‘大考’,我们的团队得以迅速成长,为日后的工作打下扎实基础。”侯晓东坦言。

  时间转眼来到了2021年,公司IT系统全面上云的艰巨任务又落在了侯晓东的肩上。在夜以继日的努力下,侯晓东团队成功构建了由2000多台PC服务器集群组成大规模云计算基础平台,并提前半年完成了上云工作。这一年,公司荣获全国“上云先进单位”和“上云攻坚单位”称号。

  云计算、智算能力是数字中国、数字经济转型的业态底座,也是企业的核心基础。侯晓东,在信息革命浪潮中继续破浪前行。

  2022年,侯晓东牵头自主研发了一体化运维平台,建立五层“端到端”监控体系,做到快速定位故障根源,降低业务中断风险,大大提升了系统运行效率;2023年,为了摆脱对国外数据库的依赖,他自主研发数据库进行试点,历经9个多月的努力,成功攻克省公司汇聚库去“O”难题,也为其他省份解决相同难题提供了宝贵经验。

  2024年,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大数据和AI中心成立了云创工作室,侯晓东主动请缨成为工作室负责人。

  自工作室创立以来,侯晓东带领团队做了一系列创新性工作。将省内云池中的8082个IT资产纳入了统一标准运维管理体系,运用超分等技术手段盘活云池资产约578万元。深度融合AI与数据技术,构建了运维垂直领域的智能化运维体系,全面覆盖了故障智能监控、故障自动修复、数据智能分析的全流程。

  “通信行业的技术迭代速度不断加快,可谓日新月异。赢得主动,必须不断学习,提升自己。”侯晓东感慨。在他的带领下,团队肩负重任,展现卓越实力,屡创佳绩。很多人已成长为高阶复合型人才,具备了深度分析运维数据的能力,能够精准制定常见故障的修复策略,并能够自主编写故障修复的自动化程序。这支年轻的团队,成员平均年龄才32岁。

  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侯晓东从未停歇。当问起支撑他前行的动力是什么时,侯晓东说:“创新精神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4月28日上午,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侯晓东作为内蒙古60位受表彰者之一,赴京参加了表彰大会。

  “当人民大会堂奏起国歌的时候、当雷鸣般的掌声响起的时候,我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侯晓东谈起参加表彰大会的感受时,声音微微颤抖,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

  侯晓东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的殊荣,对我而言这不是句号。我将继续发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不断创新,带领团队紧跟时代步伐,把创新转化为服务地方经济、助力数字内蒙古建设的强大动力。借助内蒙古算力资源土壤优势,围绕云计算、AI等领域创新数字化解决方案,赋能自治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记者 阿妮尔)


原文链接:内蒙古日报数字报-创新为翼 翱翔“云”端


[责任编辑:孙慧南 校对: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