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信访工作一线扎根20年,他始终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以法律政策为尺,以真诚之心为桥,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不平凡的使命担当。他就是阿拉善盟“担当作为好干部”,盟信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启龙。
信访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郭启龙深知,只有吃透政策法规,才能解决问题。多年来,他刻苦钻研法律法规,练就了扎实的业务能力,将专业术语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家常话”,既让群众信服,又让政策落地。在他的推动下,多起信访积案通过法律途径得到妥善化解,他也被同事称为信访战线的“活字典”“政策通”。
盟信访局网络信访科负责人郭洪涛告诉记者:“有一次遇到一起涉及征地补偿、跨部门职责交叉的历史遗留信访积案,新来的同事查遍文件都没头绪。郭副局长翻出三年前类似案例的处理记录,结合现行政策,当场就梳理出解决思路。他的心里不仅装着政策法规,更装着民情冷暖。”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是郭启龙常挂嘴边的一句话。2024年10月中旬,巴彦浩特居民胡英来到盟信访局反映:一年前购买某小区门面房后,因开发商未缴纳供暖入网费,一直不通暖。郭启龙了解情况后,迅速协调开发商及热力部门,并多次深入小区实地走访调查,当月底就为80户住户、32户门面房商户解决了供暖问题。“盟信访局的领导多次走访、协调,半个月就把我们的取暖问题解决了,现在暖气热了,大家特别满意。”胡英笑着说。
信访工作直面群众“急难愁盼”,事关社会和谐稳定。20年来,郭启龙始终“将心比心”对待每一位来访群众,耐心倾听诉求,细致解读政策。面对情绪激动的群众,他总能用平和的心态化解矛盾;遇到复杂的信访积案,他总能抽丝剥茧、多方协调,推动问题依法依规解决。正因为有像他一样的信访工作人员,全盟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连续多年为100%,一次性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逐年提升。
多年来,郭启龙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发挥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积极推动信访工作提质增效。聚焦政治教育、党性教育、纪律教育、业务培训,着力打造“学习型”“实干型”“创新型”“廉洁型”“服务型”的坚强战斗堡垒型党支部,全面打造政治机关;推动“党建+信访”深度融合,培育出“五个三”品牌和“善信圆”“信连心”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建立“六个一”标准化接访流程;组建4个重点领域信访攻坚党小组,妥善化解电力工程、铁路项目等相关领域信访事项;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贯穿信访工作始终,把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作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
“群众来上访是因为信任我们,他们遇到困难,找不到解决办法,才会敲开我们信访局的门。”郭启龙说,“每一封群众来信中都有一颗滚烫的心,每一次群众来访都寄托着一份希望。我们信访干部要做的,就是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当成自己的事,将心比心,以真情实干践初心、创新服务增效力,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记者 潘蓓 王禹)
原文链接:http://cb.alsrm.cn:29280/paper/pc/layout/202505/22/node_01.html
[责任编辑:孙慧南 校对: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