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年轻干部发言摘编

创建时间:
2025-05-26 10:03:37
来源:
北疆先锋微信公众号

编者按

为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结合推进实施部机关“作风改进年”,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召开部机关年轻干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座谈会,6名“90后”年轻干部代表作交流发言。现将发言摘编刊发如下:


年轻组工干部优良作风的“根”和“魂”

研究室(政策法规处) 张鳍骞

好作风源于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回想自己的经历,因为怀着扎根基层的信念,让我在四年苏木选调生的工作中淬炼了初心,在帮助牧民疏通道路、调解草场纠纷中锤炼了为民服务的本领。遴选到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研究室后,面对“5+2”、“白加黑”的改稿推稿,也曾产生过打“退堂鼓”的念头,是在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年轻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中,再次坚定了我攻关克难的信念,用“啃硬骨头”的作风,让我实现了从咬笔杆到握笔杆,从凑字数到凝思想的转变。

好作风要有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意识。作风不仅是学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在今年的学习教育中,我着力解决学风“静气”不够的问题,强读强记、常学深学,克服了坐不住板凳、沉不下心的毛病。我着力解决文风接“地气”不够的问题,不明白的问题一个点一个点的请教老同事、请教基层干部、请教群众,撰写的材料越来越符合实际。我着力解决研究之风“匠气”不足的问题,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对政策理论和调研课题,“一锹一锹挖、一块一块搬”,逐渐成长为“政策通”和“活字典”。

好作风传承于百年组织部门求实务实的精神。作为组工干部,始终牢记百年部风中的一个“实”字。参与重要课题调研任务时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入基层与党员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把问题找准、对策提实。承担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中坚持问题导向和实绩导向相结合,推动改革举措从“文件”变为“实景”。负责的组织工作法规审核中坚持严实要求,保证“文经我手无差错”,当好组织工作的“螺丝钉”,用实际行动擦亮组织部门“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金字招牌。


在把握好“三对关系”中转作风

信息宣传处 牛慧

把握好“微与著”的关系。见微知著。组织工作无小事,我从事的信息宣传工作小到每篇稿件能否弘扬“短、实、新”文风,大到能否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讲好全区组织工作故事……项项关乎组织部门作风形象,必须以小我过硬作风过硬工作维护组织部门模范部门形象。慎微防著。反面案例警示我们,干部腐化堕落往往始于小事小节失守,要善于看到“累积效应”带来的大后果,摒弃“小错不算错”、“小节无害论”等错误认识,在点滴小事中锤炼党性、在每个小节处守牢防线。

把握好“低与高”的关系。生活标准低一点,工作标准高一点。年轻干部要多追求工作的卓越而非物质的优越,以俭的生活静心养德、保持清醒头脑,以务实的工作精益求精、创新创先争优。工作姿态低一些,能力水平高一些。两年基层锻炼经历告诉我,只有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同基层干部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收获“有事找小牛”的信赖;组织工作业务性强,只有发挥“安专迷”精神,不断推动本领扩容、能力提升,才能成为“行家里手”。

把握好“破与立”的关系。破因循守旧的观念,立勇于创新的意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年轻干部要在守正的基础上打破思维定势、路径依赖,以改革创新精神走出舒适区、主动识变应变,就组工宣传而言,要创新内容形式,小切口、故事化、可视化,让组工故事有新面孔,有人看、愿意看、看了还想再看。破作风建设一阵风的观念,立遵规守纪一辈子的意识。以常抓见常态,在常学中搞清可为、不可为,在常对照“两个清单”、“七个必须、七个严禁”行为规范中开展“政治体检”,做到八小时内外、人前人后、网上网下一个样。以抓长见长效,把推进更高标准更严要求作风建设作为“终身课题”,像竹子般,每生长一节,就扎实一分,以学一辈子、信一辈子、守一辈子践行“六个最讲”的组工要求!


当公道正派的组工新人

做务实肯干的年轻干部

组织三处 韩若冰

作为年轻干部我们怎么看待作风建设。入部以来我一直具体负责基层党建工作,关于作风建设经常听领导讲,也经常学有关文件精神,基层调研时也会及时关注党员群众反映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在思考和总结。深刻体会到党和国家培养年轻干部不容易、组织部门培养年轻干部不容易、年轻干部成长成才不容易。习近平总书记曾语重心长地说,培养一个领导干部比培养一个飞行员的花费要多得多,而更多的还是我们倾注的精神和精力。因此,作为一名年轻干部一定要不断加强作风建设,绝对不能因为作风失范辜负党和国家的期望、因为作风问题辜负组织的培养和信任。

作为年轻干部我们应该抵制哪些歪风邪气。加强作风建设首要就是去歪风、除邪气、正观念。要把“职责摆进去”查改作风问题,特别是在制定、解读、宣传、落实基层党建政策文件的过程中,要自觉抵制坐而论道、不务实功的不良作风。要把“工作摆进去”查改作风问题,特别是在攻坚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流动党员管理等基层党建难题的过程中,要自觉杜绝工作态度消极,工作上得过且过、满足于应付了事的行为。要把“自己摆进去”查改作风问题,特别是在增强能力本领、补齐短板弱项的过程中,要自觉防范履职尽责不到位、服务意识不强、对党员干部人才群众的关切与诉求消极应付、敷衍塞责的问题。

作为年轻干部我们要树立什么样的作风。加强作风建设必须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做到该补的补、该强的强,把好作风树起来、好形象立起来。发挥年轻干部学历高的优势,重塑学风、改进文风。深入学习作风建设新要求,认真学习基层党建新部署,做到入心入脑、见行见效。发挥年轻干部干劲足的优势,勇于负责、敢于担当。从承担任务和工作开展情况看担当作为,从工作实际效果查责任落实,不断反思和改进作风问题。发挥年轻干部学习能力强的优势,学规矩、懂规矩、守规矩。把改进作风、遵章守纪养成自觉习惯,以自身清自身正自身硬维护组织部门良好形象。


弘扬严实作风 提高工作质效

干部一处 韩笑

常学常新——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入部以来,我先后参与起草政策文件、调研报告、汇报材料等综合文稿百余篇,多次参与考核考察、会议筹备和工作督导。一个切身体会是:“在岸上学游泳成不了游泳健儿”。组织路线是为政治路线服务的,组织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和专业性都很强,既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刻苦钻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认真学习相关政策和制度规定,还要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变成具体行动,干出实际效果。

常悟常进——养成求真务实的良好文风。干工作要实,写文章同样要实,改进文风永远在路上。首先是踏实。舍得下功夫,认真对待经手的每一篇文稿,多深入基层调研,多搜集第一手素材,多请教行家前辈,搞清楚弄明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其次是务实。坚持“短、实、新”,要言不烦,意尽言止,少些正确而无用的废话、重复空洞无物的套话,说真话实话,献实策良策,使受众开卷有益。最后是平实。“文不厌改”是常理与常态,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保持平实心态,不畏难不泄气,不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复盘总结、举一反三,争取下一次有所提高。

常修常炼——坚持严于律己的优良作风。从近年查处的腐败案件看,一些干部从一包烟、一顿饭等看似小事小节的作风问题上“破防”,由心惊胆战“首次破例”,到装腔作势“下不为例”,再到肆无忌惮“形成惯例”,最终被查处成为“典型案例”,深刻警示我们,小事不慎,大节不保。年轻干部应认真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模范践行“七个必须、七个严禁”行为规范,远离“小圈子”,警惕“小意思”,做到“大道”不偏离,“小节”不失范。


修炼“四心” 宁静致远

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处 李长春

坚持党性原则,修炼对党的忠诚心。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对党忠诚是检验党性是否坚强的第一标准,要做到党叫干啥就干啥、党让去哪就去哪,哪里有事业哪里就是家。2019年,我从中原腹地踏上北疆草原,走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走进老百姓的田间地头,经历急难险重的工作考验,建设北疆的信念在锤炼中更加坚定,对党的忠诚之心在磨砺中愈发深厚。

坚持人民至上,修炼对人民的感恩心。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在驻村锻炼期间,为了尽快融入基层工作,我每天都跟着老乡学语言、记人名、画地图。结合当地“百名干部包百社入千户”活动,与其他驻村选调生一起成立了“选调生联系群众服务站”,走遍全镇嘎查村、访遍嘎查农牧民,逐步完成了从“外来人”到“自家人”的转变,现在虽已回到机关工作,但对人民的感恩之心却永远炽热。

坚持求真务实,修炼对事业的进取心。优秀年轻干部要有足够的本领来接班,但“速生树做不了扁担”,进取绝非盲目冒进。工作以来,我坚持在多个岗位苦修本领,曾被抽调参加中组部专项工作和自治区党委巡视服务保障工作,经受数月连轴转高强度的考验,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现在,我仍然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在抓好选调生选育管用、贯彻落实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和自治区《任务清单》等工作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将创新创先的进取之心融入日常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

坚持遵规守纪,修炼对法纪的敬畏心。为政之道,修身为本。通过对照反面典型案例,我感到底线失守的党员干部,大多是思想防线失守在先,进而导致行为逾矩、失控。就我个人而言,负责的工作很多既是社会的关注点,也是舆论的风险点,加之一些别有用心的“围猎”,这都警示我要时刻保持敬畏之心和高度警惕,坚持原则底线。只有坚守原则,才能远离错误;只有遵循规矩,方能守住界限。


谨于微、守于公、担于行

公务员一处 周亚星

常学常新方能筑牢作风之基。从研究室撰写综合文稿到乡村振兴一线服务群众再到公务员一处学习政策业务,这三段经历让我对“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要坚持以“学”立心,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终身课题,既逐字逐句、原汁原味地研读,对标对表、深入透彻地领悟党的创新理论,持续用力修好我们共产党人的“心学”;又牢牢把握公务员工作的政治属性,时时事事从政治上去看、去想、去做;还要常怀“空杯心态”,全面学习掌握公务员法及配套法规的条文释义、内涵外延,努力于细微之处见真章,成为业务工作的行家里手。

常查常省方能扫除作风之弊。中央八项规定犹如一把利剑直击时弊,是我们年轻组工干部前行道路上的“紧箍咒”、“护身符”。要坚持以“严”正身,把转变作风作为一辈子的要求锱铢必较,始终以时时自省、处处自警、事事自重的高度自觉检身正己,既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杜绝遇事推诿、办事拖沓;又扑下身子、放下架子,走进公务员中间面对面收集意见,当好他们的“娘家人”;还要坚持按党性原则办事,按政策法规办事,按制度程序办事,努力做到让广大公务员满意、让党放心。

常改常行方能巩固作风之效。那些反面典型案例警示我,作风建设还远没有到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时刻。要坚持以“干”促效,在工作中不等、不拖、不推、不绕、不虚、不浮,既在文稿撰写上精益求精,把初心宗旨、务求实效的要求融入每一篇经手起草的公务员相关材料中,确保能直击要点、指导工作;又在推进工作上实事求是,深入矛盾突出、问题较多的地区察实情、找症结、解难题,以点带面提升公务员管理工作;还要在狠抓落实上有效“内卷”,以“顶格标准”要求自己,破除路径依赖和惯性思维,把分类改革等工作做深做实做到位,努力把公务员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清单”逐步转化为令人满意的“成效清单”。


原文链接:

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年轻干部发言摘编


[责任编辑:王伟 校对:孙慧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