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辽市扎鲁特旗始终坚持把发展党员作为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增强党组织活力的重要环节来抓,严格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方针,不断发展吸收优秀同志,壮大党员队伍,为支部增添新活力。
强化责任意识,把牢“入口关”。坚持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政治责任,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明确各党支部书记作为党员发展工作“第一责任人”,构建起权责清晰、层层负责的抓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体系。落实每季度一次的发展党员工作检查制度,以常态化、制度化的监督检查,及时捕捉并解决发展党员工作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建立发展党员后备力量人员信息库,将党支部单向输送的传统模式转为党委主动摸排,定期对青年农牧民、致富带头人、返乡务农(牧)大学生等3类重点人员开展排查工作,并将符合条件人员及时纳入全旗发展党员后备力量信息库进行动态管理。年初至今,已从农村牧区精准排查出35周以下入党申请人138名、积极分子73名,为党员发展工作储备了优质后备力量。
规范发展程序,确保“质量关”。压实苏木镇场党委责任,要求包联嘎查村(分场)干部全程列席每个关键阶段会议;落实两级书记责任,在集中审查发展党员档案工作中发现苏木党委、嘎查村党支部书记履职不力问题,在述职评议考核中相应扣分。在发展对象政审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入党动机、政治素质等明确《发展党员负面清单》,对具有负面情形人员实施“一票否决”;持续落实《扎鲁特旗嘎查村主职干部近亲属入党专项审查制度(试行)》,防止出现农村牧区党员“家族化”“近亲繁殖”等问题。采取7天公示和政治审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了解发展对象情况,严格按照党章和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要求,充分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通过召开民主测评会议,采用无记名投票表决方式,征求群众意见,规定动作不走样,规范每一阶段程序,确保党员发展“质量关”。
注重教育培养,把好“成长关”。依据积极分子特长和能力,在基层治理、政策宣传、便民服务、志愿活动等社会实践中搭建实践锻炼平台,积极开展定岗“练兵”,各党组织为每名新确定的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指定两名正式党员作为其培养联系人,充分发挥老党员、优秀党员的“传帮带”作用,切实帮助和督促认清“为什么入党”。统筹安排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主题党日、集中学习、听党课等组织活动培养组织观念,提升参与感和融入感;组织观看视频、参加主题实践活动、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提升政治观念和政治素养。坚持动态管理,打破以往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后就坐等发展的旧模式,在整个培养教育中实行定期量化考核、全程把关,遵从“优胜劣汰”原则,确保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先进性。截至目前,已组织开展“破难题、办实事”“听民声、解民忧”等志愿服务活动560余次。(通辽市扎鲁特旗委组织部 张丽娜)
[责任编辑:任丽华 校对:杨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