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扎实做好新一轮嘎查村“两委”换届工作,通辽市科左后旗以“青雁归巢”行动为抓手,通过精准摸排、按需设岗、长效培育三项举措,致力于选拔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内生动力足的后备力量,为嘎查村“两委”换届储备源头活水,助力乡村振兴。
精准摸排广纳贤才。出台《科左后旗2025年“青雁归巢”乡村振兴人才回引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年龄、学历要求等“五项基本条件”和“六类负面情形”,严把入口关。实行“旗级统筹+苏木镇落实”工作机制,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线上依托“科左后旗党建”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以乡情为纽带广泛宣传,实现1.2万+的传播量,累计收到报名信息575条;线下由各苏木镇党委组织专人,结合包联分区深入嘎查村,摸排辖区内未就业大学生、退役军人等目标群体,掌握专业技能、工作经历、返乡意向等关键信息,逐一登记,建立动态更新的“青雁人才储备库”,累计储备入库人才605名。
按需设岗激励赋能。各苏木镇立足本地实际,深入分析辖区内各嘎查村发展需求和人才结构短板,由旗级层面分类制定岗位需求台账,创新设置“青雁”就业协理、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5个特色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在承担就业协理相关工作基础上,由苏木镇结合实际灵活分配。同步构建“旗级补贴+嘎查村补充”的激励机制(即旗级补贴+嘎查村运转经费、集体经济收入列支补充报酬),并明确表现优异者优先作为嘎查村“两委”干部后备人选,为“青雁”人才提供待遇保障。根据岗位需求和人才意向初步匹配筛选,目前已与357名意向人才进行洽谈,已上岗26名。
长效培育赋能成长。推行“导师帮带+理论培训+实践锻炼”培养模式,全力补足能力短板。创新建立1名苏木镇班子成员+1名包村干部+1名嘎查村干部“多对一”帮带机制,围绕党建实务、项目申报等实操性内容开展精准指导。将“青雁”人才纳入嘎查村干部培养体系进行一体化管理,定期组织乡村振兴专题培训、产业发展研讨、实地观摩学习等,提升专业素养。安排“青雁”人才参与乡村建设、矛盾调处等重点工作,使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切实提升实践能力。(通辽市科左后旗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 潘琦)
[责任编辑:孙慧南 校对: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