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泉县委组织部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常用、服务常抓、活动常办、群众常来”“四常”行动为抓手,通过体系化建设、精细化服务、多元化参与,推动基层治理从“物理覆盖”向“价值凝聚”升级。
阵地常用不空转,服务网络织到家门口
空间改造“腾地方”。砍掉30%办公桌及兼并墙,整合优化功能室26间,扩出40%活动区。功能切换“惠三群”。养老服务站月服务200人次,让老人舒心。儿童假期快乐营让孩子开心。“红蜂驿站”让快递小哥歇脚充电找工作省心。资源共享“到家门”,体育馆、物业和社区“拼单”排活动,合办羽毛球赛、健康讲座80场,场地使用率飙升40%。
服务常抓不断档,急难愁盼件件有回响
办事服务“一窗清”。推行“一窗受理”模式,43项民生业务实现“只跑一窗”,办事效率提升40%。组建“党员平急保障队”32支,快速响应水电抢修等急难诉求158件,办结率100%。重点帮扶“暖心帮”。为老弱病残建立“一对一”档案,提供助浴、助医等“七助”服务1200人次,建成老年食堂5个。帮找工作“有门路”。联合零工市场建立务工档案800份,促成1500名失业人员再就业。“家门口招聘会”设置政策咨询台,社区志愿者化身“就业红娘”,精准匹配岗位370个。
活动常办不冷场,左邻右舍越走越亲热
节日大集“齐欢乐”。依托“邻里文化大集”,结合春节、端午等节点开展“百家宴”“巾帼芳华”等活动50余场,参与3000余人次。培育广场舞队、剪纸社团等草根组织28个,群众自编自演节目120个。学门手艺“再增收”。开设编制培训、面点制作、电商直播等培训45期,1500名家庭妇女掌握新技能。探索“剪纸+就业”模式,非遗传承人赵日霞带动50名居民实现文创增收。党员带头“马上办”。组建“红色先锋服务队”66支,协调更换老旧单元门20扇,推动“微更新”惠及居民100余户。开展政策宣讲、环境整治、安全排查等活动280余场,清理卫生死角230处,累计服务居民1.2万人次,让“红马甲”成为社区最美风景线。
群众常来成习惯,大家的事大家商量办
志愿服务“齐动手”。组建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等志愿服务队伍126支,吸纳热心居民、五老人员1300名,解决占道经营、垃圾清运等问题450件。全面铺开“积分超市”,3000余名居民通过参与治理兑换服务积分1.2万分。邻里议事“解民忧”。搭建邻里议事平台,召开移动式邻里议事、红色管家议事、巧舌议事123次,协调行业部门、物业公司等单位解决问题300余件,做到了发现一件、促进一片、规范一域。典型引领“树新风”。评选“好邻里”4人、“身边好人”4人、“道德模范”2人,开展家风讲座50场。兑现“微心愿”210个,共建单位认领帮扶困境家庭89户。
突泉县用“四常”实打实的行动,把党群服务中心变成了:感知冷暖的“民情站”、排忧解难的“服务站”、欢聚一堂的“文化站”、同心协力的“治理站”,阵地用起来了,群众参与多了,问题解决快了!下一步,还要让这里“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有服务”,把党的温暖和力量,更持久地送到老百姓心坎上。(中共突泉县委组织部 李宁)
[责任编辑:杨旭英 校对:任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