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乌海市乌达区乌兰淖尔镇党委:“四联共建”解锁乡村善治“新密码”

创建时间:
2025-07-02 15:10:18
来源:
北疆先锋网

乌海市乌达区乌兰淖尔镇党委以网格为基,立足预防、调解、法治、基层,构建“四联共建”工作机制,做到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形成多声部共振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机制联建,构建“纵横联动”治理矩阵。整合多方资源,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基,建立协调联动的共治机制。探索“1+2+N”治理模式,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综治中心统一调度,及时解决矛盾纠纷、群众诉求183件。将警务网格融入综治网格中,将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与警格民警“懂法律、懂防范、懂治理”的优势结合起来,组织开展扫黑除恶、反诈反邪、安全隐患等各类排查100余次,发现安全隐患19个。联合镇司法所、社区“法律明白人”队伍,制定“4+”工作机制,开展法治宣传、宣讲活动100余次,提供法律咨询90余次,全面推动法治资源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贴近,实现法律服务群众“零距离”。

信息联通,建立“综合联动”共享平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助推乡村“治理”迈向“智慧化治理”。接入辖区社会面视频资源96个,对辖区公共场所、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实时监控和分析研判,形成“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的综治信息掌控网,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与派出所、司法所、信访部门建立常态化诉调、警调、访调对接机制,按照“发现问题、分析研判、分类处置、跟踪反馈”流程,形成问题处理的工作闭环,累计召开各类协调会议25次,真正实现信息联通、矛盾联调、风险联控、命案联防、平安联创。

服务联心,共筑“人民满意”暖心桥梁。深挖“流动办公桌”服务模式,结合“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构建“哨源发现—吹哨召集—应哨处置—长效固哨”四步工作法,定期收集社情民意,推动解决大棚漏水、农产品滞销等民生问题20余件,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建立“党建引领+网格服务+巷长扎根”的“铁三角”基层微治理工作模式,从党员、乡贤能人中选出56名意愿强、群众基础扎实的人员担任“巷长管家”,让群众自主参与巷道内“人、事、物、情”的日常管理,累计开展街巷巡查300余次,巡林护林工作100余次,整治乱堆乱放310处、化解各类矛盾25件,乡村生活环境、人文环境呈现新风貌。

品牌联创,擦亮“平安乌镇”服务名片。以“党建引领、共同参与、服务群众、多元共治”为理念,打造集“矛盾调解站”“政策传声筒”“民情联络点”于一体的“老支书工作室”,围绕法律政策宣讲、矛盾纠纷调解,倡导文明新风等方面开展工作,形成了“情、理、法”融合的基层治理新模式。以“小积分撬动大治理”为思路,推行“集体经济+治理积分制”,充分使用集体经济收益,以积分兑换的形式,设置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四大类15项积分指标,兑换种子、化肥等农产品,将农村治理由“村里事”变成“家里事”,进一步推动环境整治、移风易俗、邻里和谐等工作落地见效。(乌海市乌达区委组织部 付鹏)


[责任编辑:孙慧南 校对: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