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兴安盟突泉县:“稻田议事会” 乡村善治密码

创建时间:
2025-07-16 16:03:41
来源:
北疆先锋网

为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兴安盟突泉县东杜尔基镇明星村创新搭建“稻田议事会”协商平台,将群众工作阵地前移到田间地头,走出一条“群众说事、干部解题、集体发展”的乡村善治之路。

稻田里的“理论课堂”:引领共学聚民心

在水稻种植大户翟殿国的稻田里,几人围在一起,明星村党支部书记宋庆林正用土话解读中央一号文件。“以前学政策要跑到村部,现在土专家在地头讲技术,党员在棚里说政策,听得懂、用得上!”村民翟大爷的话道出了“田间课堂”的魅力。明星村建立“1+1+N”共学联学办法,由1名在家党员协同1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成员联系服务周边20户群众,定期通过稻田、庭院等生产现场开展“政策微宣讲+为民办实事”。年初以来,累计上门解决新品种选育、养老保险认证等问题35件,群众参学率达85%。

稻田边的“致富算盘”:增收共富强根基

“庭院水稻种植每亩增收3000元”。在晚霞映照的稻田旁,驻村第一书记刘洋向老佟大爷展示着“共富发展账本”。党支部书记宋庆林带头成立“明霖水稻专业合作社”,实现农产品代销、技术共享、品牌共创,带领各族群众种植水稻近万亩。去年,为延伸稻米产业链,引入年产2万吨村集体经济稻米加工项目,建设稻乡渔歌产业园,通过就地加工,全年节约外运加工成本780万元,带动各族群众120人就近就业。通过“引湖进村、引水进院”发展庭院水稻129户278亩。按照“市民下乡+精耕细作+水稻认领”销售模式,年收益可达50万元。

庭院中的“美丽约定”:环境共美焕新颜

“门前‘四包’区域无杂草做得好,每月可得2个积分!”在村民丛万文家中,网格员牛鹏飞正在讲解积分制评分标准。明星村构建起“党组织牵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立体化治理架构,并依托“稻田议事会”广泛收集村民意见,共同制定了《明星村乡村治理积分制实施细则》,将人居环境整治、文明乡风培育、投身志愿服务、助力产业振兴、推动景区发展等5大板块40余项具体指标量化赋分,以网格化管理推进日常积分兑换工作。积分制推行后,议事会定期组织村民代表和网格员开展“田间评议会”,在稻田边的议事长廊里晒成绩、比成效。村民清理房前屋后、美化庭院不仅赚积分,还能在议事会上分享经验。如今,稻田议事会成了环境整治的“智囊团”,村民们你追我赶,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积分制真正成了凝聚共识、激发动力的“美丽约定”。

大舞台上的“稻香韵律”,文化共享润民心

以“星火之约·明星大舞台”为载体,依托“两月一周”、端午、明星赶大集“逢3”赶集日等关键节点举办文艺汇演活动,邀请县乌兰牧骑专业团队,毗邻省吉林市万宝镇文艺爱好团队、镇域内秧歌队、广场舞队等文艺演出团队累计500人次参演,吸引累计5000人次驻足观看。作为活动的延伸,明星村“稻田议事会”充分发挥纽带作用,组织在家党员、促进会成员积极参与筹备工作及活动期间秩序、卫生工作,让文化盛宴真正成为凝聚民心、促进团结的“精神稻田”。

稻香里的“和谐密码”:善治共安筑同心

明星村以“稻田议事会”为载体,将基层治理融入田间地头。建立“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治理机制,联户长定期走访群众,化身“和事佬”,在香气弥漫的稻田边调解邻里纠纷、收集社情民意,共排安全隐患,共商治安防控措施,累计化解土地纠纷、赡养老人等小微矛盾20起,成为群众身边的“贴心调解员”。组织“石榴籽”惠民政策宣讲队入户、到田间地头开展宣讲累计40余次,命案防控“政策宣传员”。将移风易俗、禁毒禁赌、命案防控等内容纳入积分制管理,形成“小事不出田埂、大事不出村”的善治格局,成为群众身边的“放心服务员”。如今,“有事稻里议、有难齐心解”已成为村民共识,一幅和谐安定的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明星村通过“稻田议事会”模式,以“脚上沾泥、身上出汗、心里装事”的务实工作作风,真正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装在心里、扛在肩上,赢得了各族群众的信任与赞誉,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聚力赋能。(兴安盟突泉县东杜尔基镇 孙月)


[责任编辑:任丽华 校对:杨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