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把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聚焦“后继有人”根本大计,通过抓实储备、强化培养、大胆任用等举措,构建起年轻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体系,为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精准储备建库,夯实年轻干部成长“蓄水池”。建立常态化发现识别机制,开展优秀年轻干部专题调研,通过单位推荐与日常考察相结合,精准识别112名有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按照“近期、中期、长期”分类建册管理,目前已有19名脱颖而出获得提拔。同时,高标准推进“一百三千”培优育才工程旗级子库建设,依据全盟“三类五级”标准,分层建立40岁左右正科、35岁左右正科等4类年轻干部储备库,实行动态跟踪培养,定期调整更新,持续激活年轻干部培养源头活水,确保干部储备常蓄常新。
多维培养赋能,锻造年轻干部过硬“真本领”。实施年轻干部理想信念强基计划,构建“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双轮驱动培养模式。在理论武装上,依托党校主阵地,科学设置主体班次,组织79名科级年轻干部开展政治能力提升专题培训,通过主题研讨、党性分析筑牢思想根基;在实践历练中,选派9名新提任干部驻村帮扶、3名干部赴昌平区挂职锻炼,推荐17名干部加入巡察专业人才库,推动30余名干部在本单位“吃劲岗位”轮岗锻炼,全方位提升年轻干部政治素养、专业能力和实践本领。
打破常规用才,树立年轻干部选拔“风向标”。坚持“能者上、优者胜”,破除论资排辈、隐形台阶等障碍,对表现突出、群众认可的年轻干部大胆使用。今年紧扣中央《规划纲要》、自治区《任务清单》和苏木乡镇换届需求,提拔35岁左右年轻干部24名,占提拔总数47%,其中30岁左右干部11名。调整后,全旗35岁左右年轻干部79名,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30岁左右干部增至20名,科级干部平均年龄下降0.35岁,干部队伍结构持续优化,班子整体活力显著增强,为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委员会组织部 郝超海)
[责任编辑:孙慧南 校对: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