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回民区紧紧围绕办好“两件大事”的核心要求,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和“风向标”的双重作用,通过持续优化完善考核体系,有效引导全区干部树立并践行正确的政绩观,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聚焦核心任务,构建精准考核指标体系。回民区以科学构建精准指标体系为抓手,将“五大任务”“六个工程”等重点工作全面纳入对镇、街道及区直部门的年度考核目标体系,并通过提高分值比重强化导向作用,确保各级干部聚焦关键任务、把准工作方向。在生态环保领域,设置巡林巡查、河道巡查、生活垃圾分类整改等考核指标;在城乡建设领域,聚焦数字化案件接收处理率关键指标。该体系通过指标瘦身实现靶向发力,既避免了工作盲目性和分散性,又通过持续优化机制确保考核结果精准反映干部实绩。
着力减负松绑,系统清理规范考核事项。回民区积极响应上级为基层减负号召,于2024年全面启动考核领域清理规范工作。通过分阶段梳理考核指标与办法,剔除不合理、不科学的内容;专项清理“一票否决”及责任状事项,杜绝随意增设基层负担;深入整治部门考核、承诺书签订、第三方评估等冗余环节。截至2024年底,全区镇、街道考核指标压减率达71%,基层干部事务性负担显著减轻,基层干部得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服务群众和解决实际问题中。为巩固减负成果、防止反弹,回民区持续完善考核机制,推动基层干部树立聚焦基层、服务群众的正确政绩观。这一举措不仅夯实了高质量发展的基层基础,更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形成减负—增效—促发展的良性循环。
持续优化完善,推动考核精准科学。2025年,回民区以精准化、科学化为目标深化干部考核制度改革,通过体系重构切实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在指标设计上,围绕去冗余、提实效原则,以镇、街道履职清单为基准,聚焦党的建设、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9大核心领域,科学设置49项二级指标——所有指标均限定为基本履职事项,较原体系压减率达66%,实现考核指标减数量与提质量的有机统一。在考核刚性约束方面,严格执行自治区关于一票否决的3项规定,严禁擅自增设;责任状签订严格遵循市委要求,仅保留3项必要内容。通过制度性规范,既保障了考核指标的严肃性,又杜绝了形式主义,让基层干部能够轻装上阵、实干担当。(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委组织部 云静波 张慧敏)
[责任编辑:任丽华 校对:杨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