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因此,珍视人民、深入人民、造福人民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每位党员干部的工作目标和最高追求。
“珍视人民”是体现“人民至上”的基础。在今年参加内蒙古团审议时发表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二十八次提及“人民”,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中华民族历来面对各项困难和挑战时,都以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意志,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坚不可摧的人民力量,去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在这次疫情防控斗争中,我们党把人民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嘱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全国自上而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部署,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实保障,奋战在基层的“疫情防控志愿者”也都来自于人民,是广大人民群众形成了疫情防控的基础性力量,也是最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
“深入人民”是实现“人民至上”的根本。“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古往今来,“重民意、听民声、集民智、知民需”始终都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够长治久安、繁荣昌盛的重要法宝。这就需要党员干部要多深入基层,才能真切的体察民意、了解民情、感悟民生。同时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醒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民谋利。因此,党员干部要深入人民,多方实践,充分运用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
“造福人民”以达到“人民至上”的目标。民生问题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也是习总书记最关心的问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以达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民生问题需要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人民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党员干部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比如,在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许许多多优秀的驻村干部,他们克服困难、他们迎难而上,真真切切的将群众放在心里,将群众的所想所需融入进自己的工作中,办好事办实事。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检验我们工作成果的标准,必须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人民至上”理念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察右中旗委组织部 梁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