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记,我要带领村里身体健康的老姐们儿去劝返站值班,因为男同志们已经很辛苦了。”
“我要求再加一个班,村里妇联微信群里都是年轻人,我们老年人报不上名,请批准。”
“我的请求咋还没有回复,请你们关注一下。”
在这场无声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这样一条条短信、一条条微信给每一名桑斯台村“两委”班子成员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请战”的就有这样一位退休女教师、老共产党员。
她,就是内蒙古扎鲁特旗巨日合镇桑斯台村一位普通的村民,年过七旬的朱桂英老人,是一名拥有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先后在桑斯台村当过夜校老师、小学教师、小学校长,一直坚守在教育事业的岗位上,也一刻没有离开过这个她生活了70多年的小村庄。
也许这个村庄在别人看来是不起眼儿的,但对她来说却是生活的全部。在疫情发生后,朱桂英老人每天都非常关注新闻,尤其关心一线的疫情防控工作,当看到全镇广大干部群众都在积极投身抗“疫”一线时,她深受感动,决心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朱桂英老人(左三)在村口劝返站值班)
2月1日,在得知周边地区出现确诊病例时,老人非常着急,立即向村里申请要求到村里的劝返站值班站岗。考虑天气寒冷,老人岁数又大,村里并没有答应她的请求。但老人并没有罢休,经过几天的“周旋”,村里只好在保证老人安全的前提下给她排了班。谁知到了第二天老人又反悔了,说“在家待着不得劲”,还要让村里为她和自己的老姐们儿增加班次。
2月6日,她又来到村部亲手将自己省吃俭用省下来的200元钱交给了村会计,她说,“钱不多,就算是给劝返站的乡亲们买点水喝。”
看到村里返乡人员有所增加,老人又给村党支部书记发去信息,告诉他:要和村“两委”班子共同研究,对防控工作要严格要求,一定要严格控制外来车辆和人员。老人的儿子(桑斯台村村委会主任)说,“最近老人常挂在嘴边的就是‘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我一定要尽一份责任。你作为一个村长,也一定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一个给老百姓办实事的村官’。”
从朱桂英老人身上,我们看到了巨日合人在面对困难时的情怀和担当,也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巨日合镇,429名党员干部身体力行地践行着“守初心、担使命”的执着追求,一面面党旗高高飘扬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徐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