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我是党员 我在抗击疫情“社区一线”

创建时间:
2020-11-19 16:42:02
来源:
北疆先锋网
  2020年春节注定是一个让人刻骨铭心的节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大家的心,也考验着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 眼下正是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关键时期,在珠斯花街道哲南社区,可以看到许多人或在消毒、或在登记检查、或在检测体温……李姗姗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
  入户走访确保不落一人
  “您好,我是哲南社区工作人员,上您家做个登,请问您家有武汉来霍的人员吗?或者接触过武汉的人?最近特殊时期请尽量不出门,出门一定口罩,做好防护。”同样的话,李姗姗每天要说上上百遍。社区管理馥源小区的十七网格长怀孕8个,特殊情况不能让她下户摸排。李姗姗同志主动担负起馥源小区256户的摸排任务。每天早早的,她提着宣传单,拿着登记表,和社区网格长一起,穿梭在小区院落、店铺、农贸市场、交通卡点等地方,排查外来人员,特别是武汉人员。疫情来势汹汹,身为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姗姗得令迅速集结社区人员,放弃休假,逆行而上,迅速成立党员工作小组,凝聚抗疫正能量,挨家挨户进行排查。每天走上上百户,回家后腿肚子疼 ,脚也是肿的,甚至是磨出了水泡,没听到她抱怨过一句。同事们也说:以前挺娇气一个人,蚊子咬了一下都得哼唧一会儿,现在倒是啥也不怕了。
  哲南社区是珠斯花街道最大的社区,然而社区算上她在内只有23名工作人员,其中6名工作人员因事不在岗,辖区上万户居民的疫情防控压力和联防联控任务的艰巨性不言而喻,。但她没有退缩,面对工作的重担,她给工作人员加油打气,和大家一起研究工作任务。有一句话一直挂在她的嘴边:“姐妹们,我们一定要把户走实了,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必须比以往更加认真负责”。因为她懂得“只有摸排越严格,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才越有保障”。在她的带领下,社区网格员、辖区居民、党员自愿报名,组建了哲南社区“我们战疫起”志愿者服务队,号召志愿者认领楼栋,对无物业小区楼栋进行消毒,以实际行动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目前共招募志愿者55名。 
  做好隔离人员保障工作
  “您好,我把您需要的菜和水果放到门口了,垃圾给您拿下去了,有什么需要的再和我联系。”给隔离人员配送物资,也是李姗姗工作的一部分,为了方便管理,她为隔离人员建立了微信群,群里的人除了每天在固定时间上报体温,同时将自己需要的物资列出来,社区统一进行采买和配送。为了保证能够及时将居民需要的菜和水果等送到居民手中,每天她都早早的来到超市进行采购,每次都采购好几袋子。以前拧个瓶盖都费劲的人,现在拎着几个袋子还能跑起。她说她知道居民着急,所以她要快一点儿、再快一点儿,想到居民再等她,浑身就充满了力气。
  一天晚上八点半,李姗姗正在街道开会,网格长给她打电话说她的居民下午发烧了,一直没退,想去医院检查一下。了解情况后,李姗姗先让网格长带居民去发热门诊检查,会后,她匆忙赶去,那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半,居民还在排队等候,她让网格长先回家,自己留了下来陪着居民,等居民检查完已经是深夜11点半,十二点半检查结果出来了,普通的感冒,不是肺炎,她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回到家已经是半夜一点多了。第二天,社区的大姐都说她,姗姗现在真的成女汉子了,大半夜的也敢在外面晃悠了!
  哪里最危险就冲向哪里
  在性格上她率直爽朗,工作上始终风风火火、干劲十足,也是街道公认的“女汉子”。辖区有两个小区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实行了封闭式管理,大家对接近这两个小区都有点抵触,作为社区党支部书记,她一直冲在前面,带着大家进入小区贴封条、送隔离告知书。小区解封了,又带着大家给居民送通行证。集中隔离点儿的人员隔离期满,她去接人、送人。有一天,因工作需要,从下午两点,她带着薄薄一层的口罩,和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一起,上门给7名武汉回霍的居民做了流行病调查。急难险重的活,她都是第一个上。问她怕不怕,她说不怕。
  疫情期间不忘关怀
  “喂,杨大娘,您好,我是哲南社区小李,您和李大爷身体怎么样,缺不缺菜什么的,大冷天的,需要啥我给您送过去,您就不要外出了”,李大娘和杨大爷住在馥源小区,老两口身体都挺好的,两个儿子住在其他小区,平时都是儿子们过来跟她们一起过年,今年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一家人也没聚在一起。菜都是儿子们给送到小区门口,李大娘到门口去取。特殊时期 ,李姗姗把老两口放在了心上,时不时的都要打个电话或者上门看看,问问两位老人的身体状况,告诉他们有事儿就给她打电话,不用客气。她也告诉其他社区工作人员,将自己网格中孤寡老人、独居老人等列为重点关注人员,每天都要打个电话或者上门看看老人家里的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那一天她掉眼泪了
  因为管理馥源小区,好多居民都加了她的微信,问各种问题,每次她都耐心的给予解答。3月2日,有一个居民像往常一样加了她的微信,她以为也是要咨询一些问题。通过后,居民第一句话是:“你辛苦了”,她回了一句:“谢谢你”。居民又说了一句:“做好防护、多喝水”。她又回“谢谢,特别感谢您的关心”,同时问了一句:“您没有什么事要咨询吗?”过了一会儿,居民回复说:“你那么小!家里孩子也小!而你每天站在疫情前线!你是最可敬的人,我和我老公,一提起你,就夸你,我没事,谢谢你!你要注意身体,保护好孩子”。当她看到居民的这些话,她的眼泪瞬间流了下来,这么多天工作的压力,在这一刻全部释放。她哭了,但是她是开心的,因为居民的理解和关心。她干的不过是最普通的工作,却得到居民这么高的评价。
  有人问她“疫情结束后,最想做点儿什么”,她笑着说:“要好好亲亲自己6岁的儿子,还要大睡一觉。”从大年初二晚到现在,连续四十几天她一直坚守岗位,孩子和家都交给家里人管,日夜冲锋在疫情一线,入户排查、卡口接人、走访商铺,到处都有她的身影。饿了就在单位吃口泡面,忙的每天接打二三百个电话,有的时候一天连口水都喝不上,每天平均睡上6、7个小时。李姗姗只是诸多社区基层党员干部的一个缩影,他们没有防护服,没有N95,他们有的是对党和国家的满腔热血,是大难面前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坚决维护。面对疫情,有许许多多个“李姗姗”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兑现着一名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承诺。 (霍林郭勒市委组织部 赵然 刘晓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