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抓基层、打基础、促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通过“四源”强基,“盘活”集体资产,推动嘎查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头雁工程”为引领,强有力“固源”。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书记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大力实施“红色头雁工程”,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思想政治素质和干事创业能力。加强教育培训,将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基层治理纳入教育培训内容,全覆盖、分批次培训苏木镇(街道)、嘎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200余人次,帮助基层党组织书记进一步开阔视野,更新观念,理清发展思路。落实嘎查村干部基本报酬递增机制,嘎查村“两委”委员工资达到每人每年24453元,不断激发党组织书记服务科学发展、服务群众、服务脱贫攻坚的热情和积极性。引导嘎查村党组织书记持续释放“头雁效应”,带领群众结合嘎查村立地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实际,研究制定集体经济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党支部+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牧民”等模式,不断激发嘎查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
以“活力赛”为驱动,全方位“育源”。以“五边行动”为载体、富民党建为抓手、“四个百分百”为目标,不断拓展党建工作外延,组织开展以“一村一党建品牌、一村一特色产业”为主要内容的“富民杯”嘎查村党支部“活力赛”,不断激发嘎查村党组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组织优秀嘎查村支部书记围绕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等现场授课、交流经验、分享成果,拓宽视野、增强本领,有效提升了带领群众攻坚克难、脱贫致富的本领。2019年以来,评选出“活力赛”优胜奖嘎查村党支部21个,引导产业链上400余名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新增产业链12条,新建产业型党支部17个,党组织新领办合作经济组织12个,实现产值7482万元,较上年增长13.5%。
以“飞地经济”为支撑,多领域“拓源”。针对部分嘎查村交通条件、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等方面“先天不足”造成的集体经济薄弱问题,以“党建+扶贫”模式,打造党建引领扶贫产业示范园,实行“集中管理,统一经营”的营运模式,把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与嘎查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带动嘎查村集体经济快速稳步发展,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产业示范园建设项目概算投资9000多万元,规划建设养殖生产区、科研试验区和休闲观光区,预计每年可养殖肉牛5000头、出栏3000头。项目投运后,按每年不低于入股资金8%的比例对软弱涣散嘎查村党组织和集体经济薄弱嘎查村进行扶贫资产收益分配,嘎查村可将所得的资产收益进行二次分配,用于防止返贫致贫、设立扶贫公益岗、奖励补助和发展村级公益事业,形成了“嘎查村党组织+产业园项目+贫困户”的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新模式。
以“帮扶团”为助力,高质量“汇源”。针对苏木镇、嘎查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单打独斗的现象,进一步加强统筹工作力度,联合发改、财政、农牧、扶贫、民委、科林草等部门指导软弱涣散嘎查村和集体经济薄弱嘎查村进一步完善发展产业项目规划,并纳入全旗项目库进行重点扶持。组建阿拉善左旗提振嘎查村集体经济发展产业“帮扶团”,帮助协调解决发展过程中水、电、路、讯、用地、项目、资金、技术等实际困难,为嘎查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供强有力的帮扶支撑。开展“项目资金专项对接行动”,为苏木镇和相关职能部门搭建项目资金对接平台,最大限度争取项目资金支持,通过互亮项目清单、资源清单、需求清单和问题清单,为每个经济薄弱嘎查村党组织安排产业项目或专项资金,促进嘎查村集体经济在互联互动、互帮互助、互赶互超的模式下高质量发展。帮助贫困嘎查村协调落实资金3100余万元,落实产业发展项目33个,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奋力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阿拉善左旗委组织部 蔡薇)
[责任编辑:赵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