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乌拉特前旗: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乡村

创建时间:
2021-03-28 09:06:01
来源:
学习强国

日前,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通报表扬了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榜上有名。

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开展以来,乌拉特前旗通过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处理、污水处理以及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等行动,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农牧区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美丽宜居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乌拉特前旗白彦花镇乌日图高勒嘎查(摄影 周文廷)

每隔几天,乌拉特前旗乌拉山镇沙脑包村便组织村民对村庄环境进行集中清理,村民们拿着铁锹、扫帚对村内巷道进行大扫除。村干部告诉记者,自2018年全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在旗、镇、村三级的精心组织和带动下,村民们彻底改变了过去只打扫自家庭院的习惯,如今,隔三岔五村民们就要对村里的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清扫。

村内网格片区垃圾集中投放点(摄影 王铁)

乌拉特前旗乌拉山镇沙脑包村党支部书记孙乃卓说:“我们通过网格化管理,由党员、村小组组长担任网格长,从美丽庭院、干净人家、精巴媳妇做起,动员广大群众从房前屋后做起,使整村的环境卫生上一个新台阶。如今村环境卫生整治已成常态化,环境好了,人们心情也好。”

党员干部集中清扫街巷卫生(摄影 王铁)

沙脑包村环境卫生整治管理仅是乌拉特前旗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为全面推进农村村庄清洁行动长效开展,乌拉特前旗按照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的整体要求和整治标准,“五级书记”抓人居环境原则,成立人居环境整治专项工作组,研究部署各项工作,建立区域划分的责任台账,明确了镇、村、组及农户各自的责任,形成“人人参与整治行动、共同维护整治成果”的良好氛围。

村民清扫通村水泥路(摄影 王铁)

在人居环境整治中,乌拉特前旗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开展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许多乡镇村组创新环境卫生管护运行长效机制,全面推行村民小组“群众筹资聘用专职保洁员”、网格化“微治理”等新模式,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按照居住相邻、管理幅度适宜、易于集中、便于活动的原则,每几户村民为单位划分为一个网格,每个网格推选一名群众基础较好,威望较高的党员或户代表担任网格员,主要负责本网格内的环境卫生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同时,每个网格指定一处垃圾临时投放点,每户村民按照“户收集”的原则,将生产生活垃圾进行分类,集中投放到垃圾临时存放点,由“村民筹资聘用的保洁员”定时负责清运一次。

禁止沿铁路乱倒垃圾(摄影 王铁)

一些乡镇苏木还制定《环境卫生考评细则》,采取“周打分、月汇总、年考核”的环境卫生考评机制,对保洁员履职情况进行考评打分,确保保洁员真正发挥作用,村庄环境卫生不断提档升级;由网格长与农户签订《爱护环境卫生承诺书》,定期组织开展“美丽庭院”“文明卫生户”“精巴媳妇”“干净人家”等评选活动,积极鼓励村民小组发动党员、群众组建党员先锋服务队、巾帼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等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在村民小组党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开展环境整治志愿服务;另外,各村民小组随时通过大喇叭或村组微信群对乱扔乱倒垃圾的农户或个人进行公开通报批评,及时遏制破坏公共卫生行为。

干净整洁的村庄(摄影 王铁)

三年来,全旗农村牧区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得到改善,村庄更加宜居、村民更加幸福。截至目前,全旗完成户厕改造50057户,建设污水处理厂12个;实施农村公路271.5公里,街巷硬化1047公里,建设健身广场604个,文化活动室85个,发展“四小”绿园3553户,实施绿化2.5万亩,农牧区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乌拉特前旗融媒体中心 高燕霞 刘燕杰)


[责任编辑:萨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