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镇:打造有温度的“和社区”城市基层党建品牌

创建时间:
2021-07-27 14:56:30
来源:
鄂尔多斯日报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镇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完善工作和服务载体,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主动适应新时代党的建设和党的组织路线发展要求,聚焦中华传统“和”文化,打造形成以“康和赛罕、欣和育才、智和巴音、敬和春苑、家和乌兰、韵和满都拉、聚和三段地”为代表的“美好敖镇‘和’社区”公用党建品牌,为民服务资源有效整合、力量多方凝聚、效能全面提升。

延伸触角织密“组织网”,引领治“和”

赛罕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于2017年建设,随后几年中继续增加服务内容、拓宽服务面、提升服务质量,为赛罕社区、巴音社区、育才社区等6个社区60周岁以上失独、失能、空巢、残疾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在“康和赛罕”党建品牌引领下,敖勒召其镇社区老年人走上了一条康养之路。

“康和赛罕”的成功经验,也在敖勒召其镇各个社区中被推广。在敖勒召其镇,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服务百姓生活的探索实践从未停止。

敖勒召其镇深入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五化协同,大抓基层”创建“最强党支部”精神,印发《“美好敖镇‘和’社区”党建品牌创建实施方案》,7个社区联合122个驻区单位成立7个联合党委,推行“联合党委书记+专职副书记+轮值副书记+兼职委员”工作机制,签订《共建协议》,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形成社区与共建单位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共同发展的联动体系。围绕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推行“三项统一”目标管理工作机制,建设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构建开放式、集约化、共享性的党建工作和服务平台,成为具有政治功能、服务功能、融合功能的“红色家园”。

不断完善的机制保障,织密了“组织网”,形成了有人管事儿、有钱办事儿、有场所议事儿的良性循环,绘出了全镇城市基层党建路线图。

整合资源织密“自治网”,赋能调“和”

小到由一个烤红薯引发的房客与房东间的争执,大到几十万元的婚姻财产纠纷,她们总是能将各类矛盾化整为零,“好大姐”调解委员会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调解室和流动调解服务站遍布全镇,访客络绎不绝。目前,“好大姐”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超过40人,调解内容由成立之初的婚姻家庭矛盾扩展到抚育赡养、邻里、赔偿、草牧场等纠纷,调解范围也由一个社区延伸至全旗乃至周边省区。

把好事办好,关键是自己带头、发动群众。除“好大姐”调解委员会外,敖勒召其镇在乌兰社区还组建成立“老书记工作室”。

乌兰社区下辖6个平房居民小区,这里居住着来自全国8个省、市、自治区的群众,是一个典型的农牧民转移安置的城郊结合社区,被外界称为“小小联合国”。社区群众来源广、文化差异大导致服务管理难度相对较大。乌兰社区党支部针对这一特殊情况,以支部引领、党员牵头、群众参与,组建成立“老书记工作室”,把政府大包大揽的事务交由居民处理,逐步实现各类事务由“社区管”向“大家管”的转变。

住宅小区是居民群众生活的基本场所,是社会治理的重要领域,更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神经末梢。各类自治组织在推动基层组织在社区层面纵向到底互联互通互动、横向到边共建共享共用中,发挥出了“缓冲带”“连心桥”作用,进一步密切了党组织和居民之间的联系,使社区党组织的服务半径从距离群众“一公里”扩大到居民“身旁一米”,自治组织逐渐成为“和社区”治理的“关键一环”。

深化服务织密“连心网”,联动助“和”

为解决老旧小区无人管的问题,赛罕社区不断深化“党建引领+组织建设”,发挥社区党组织对社会治理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对社区社会治理的组织领导,组建“红色业委议事厅”,建立社区党支部领导下的“社区居委会+小区业委会+小区物业公司+党员楼栋长”四方协商议事机制,协商解决矛盾问题,集聚共治合力。同时,将“党建+物业、支部进小区”的理念植入到物业服务当中,使小区业委会和物业公司都成为党支部和居民的桥梁和纽带,将党的工作延伸到千家万户,不断促进党建业务“双推进”。

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面广量大,工作纷繁交织,许多“卡脖子”问题不仅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还有碍于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为此,敖勒召其镇开辟出以镇党委、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区域联合党组织”为抓手、以为民服务为目标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路径,通过组织动员党员、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等力量,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网络征集、座谈交流四种渠道,广泛征集居民群众需求和意见建议,列出“需求清单”,围绕公益事业、社区建设、文明创建、便民服务、基层治理五项服务满足民需,形成“资源清单”。结合“需求清单”“资源清单”,拟定“项目清单”,通过政府、社会力量落实民愿,以满足不同居民群体的差异需求,实现服务更加持久化、集群化、多元化。

敲开联系群众最后“一道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分”,提升了市民美好生活的“加速度”,增强了广大群众的获得感,让群众感受到党员服务在身边,“和社区”党建品牌让城市基层党建有了温度。(李鹏飞)


[责任编辑: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