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乌海市持续改进和完善考核方式方法,探索构建多视角、全方位、立体式的考核评价体系,为科学精准选人用人提供有力支撑,激活干部干事创业“一池春水”。
从划分考核对象上着眼,构建“差异考核、分类评价”考评体系。根据地区单位职能职责和工作性质,精准划分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群团组织等五大类别,实现同类竞争、同台竞技。坚持把相同或相近类型的地区党政正职和部门主要负责人放在一起比较,副职和其他县处级干部在单位内部比较,实行同类同考、可比可评,改变以往评优都是“一把手”的局面,实绩突出的副职也有评优机会,切实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
从拓展考评主体上入手,把准“上评、下评、内评、外评”四个“维度”。向上开展市级领导评价,从领导决策层面了解掌握领导班子实际工作成效和领导干部制度执行力情况。向下开展民意调查,将基层党员干部的评价意见由“软评价”变成“硬指标”,纳入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成绩单”。对内开展政治素质测评和民主测评,突出政治标准,了解掌握领导班子整体运行情况和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表现情况。对外开展部门互评和领导互评,通过各区和市直部门以及地区党政正职和部门主要负责人之间开展双向互评、横向比较,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用同一标准选优评先,合理拉开评价档次,增强考评结果精准度和公信度。
从改进考核方式上发力,推动经常性“知事”与精准性“识人”相结合。注重近距离知事识人,对组织部门直接参与的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定期跟踪问效,一线督导检查,在推动工作过程中动态考察班子、了解干部。注重搭建“互联网+大数据”数字考核平台,建设干部考核信息化管理系统,做好干部绩效考核数据管理系统数据维护,实现从以往主要依靠听汇报、查台账等传统的检查方式,向更多采用非接触式检查考核方式转变。结合换届工作探索简化年度考核程序,采取缩小个别谈话范围和避免重复民主测评,确保考核方法简便易行、考核结果明确有效。
[责任编辑:李晓艳 校对:王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