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委组织部坚持将“揭榜领题”项目作为重要目标任务,在吃透精神、把握实质、创新举措上花力气,在“发现储备、培养历练、严管厚爱、适时使用”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培养选拔机制上下功夫,大力实施干部人才队伍“火石工程”,将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作为一项基础性、先导性、长期性工作,努力锻造堪当时代发展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为全市事业发展注入生机活力。
源头储备,拓宽视野“选”
坚持放眼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广开进贤之路,加强跟踪培养,不断充盈年轻干部“蓄水池”。实施优秀干部“3211”计划。印发《关于建立优秀干部信息库实施方案》,建立日常发现、优进绌退机制,通过部门推荐、调研考察、理论测试“大比武”等主要措施,建成全市优秀干部信息库,直接掌握250余名政治过硬、年富力强、专业突出的年轻干部,坚持每年动态调整一次,保持年轻干部储备一池活水。实施源头储备计划。将公务员和事业人员作为培养领导干部的源头,在优化队伍年龄、学历、专业等结构上持续用力。建立联合把关机制,组织部、人社、编制等部门共同对年度公务员考录申报计划严格把关、精准研判,盘活用好空余编制,拿出80%以上的空编用于年度公务员考录,对于急需紧缺专业单独拿出15%的岗位定向招录,使招录干部人岗相适、量足质优。
历事练心,多措并举“育”
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将年轻干部政治建设、能力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全面提升年轻干部干事水平。实施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程。构建“培训强智,实训提能”格局,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内容持续对年轻干部开展党性教育,依托“线上+线下”“课堂+现场”“书籍+视频”等教学方式精准实施专业培训,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11期,一年培训轮训干部4300余人次。实施“青雁启航”计划。针对干部能力、经历短板弱项,常态化开展市直部门与苏木镇年轻干部交叉挂职锻炼,注重在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巡视巡察等大战大考中考察年轻干部政治表现,累计选派22名干部担任嘎查“第一书记”,组织34名干部参与疫情防控、巡视巡察等工作,选派21名专业干部下沉基层交流锻炼,使年轻干部在重要岗位上、重点任务中锤炼能力、增长才干。
严管厚爱,从严从实“管”
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以重日常推进队伍优化。制定《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常态化调研分析研判办法》,每年对市管领导班子开展2次以上专项调研,结合常规工作开展日常调研,把干部政治素质、实绩表现等情况作为重要调研内容,强化结果运用,做到“一个班子一本账”,适时提出年轻干部调整补充建议。以重关爱提升干部干劲。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和容错纠错机制,科学实施提醒、函询、诫勉和组织处理等措施,正确把握干部在工作中出现失误错误性质,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干部撑腰正名。采取“以考代管”工作法,对表现优秀特别是在基层和一线有突出作为干部,在待遇保障、评优评先、职级晋升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激励年轻干部竞相担当。以重管理促干部廉政。建立年轻干部成长档案,在集中培训、平时考核、谈话调研、专项督查等工作中加强识别监管,掌握一手情况,用好反面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和廉政谈话,使年轻干部守底线、正作风。
事业为上,不拘一格“用”
严格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和民族地区“四个特别”队伍建设要求,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及时把优秀年轻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建立常态化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机制,依托全市优秀干部信息库,结合领导班子集中调整,对涉及动议空缺岗位加大年轻干部配备比率,对年龄结构老化班子优先选配年轻干部,对关键重要岗位有针对性地选配年轻干部,2021年以来累计提拔85后干部48名,其中90后12名。抓住换届契机,择优选配8名汉族干部、4名90后干部、5名“五方面人员”、3名研究生学历干部进入苏木镇班子,实现干部队伍年龄、学历、经历、结构“四个优化”。坚持营造良好用人环境,破除论资排辈观念,将政治突出、历练扎实、有能力有潜力有活力的优秀年轻干部用起来,累计提拔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急难险重任务中表现突出干部30名,树立不拘一格用人才的鲜明导向。
[责任编辑:王伟 校对:孙慧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