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包头市:“三支队伍”来走亲 共谱草原民族情

创建时间:
2022-06-23 09:16:54
来源:
北疆先锋网

“推动在祖国北疆边境线上建起党性教育基地,吸引各地各民族党员干部群众前来学习培训,大家都说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识更加深刻了,同时也让当地牧民的腰包更鼓了。”包头市派驻腾格淖尔嘎查第一书记邵蒙生高兴地说。

为了在地广人稀的民族地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包头市通过实施抓党建促民族团结进步“揭榜领题”项目,派好选优育强市派第一书记、县乡结亲干部、嘎查村“安达队”“三支队伍”,深情演绎“点滴民族情,润物细无声”的民族团结佳话。

派好市级民族团结“领航队”。综合考虑全包头市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实际,市委组织部从各市直部门企事业单位中,择优选派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热爱民族文化的51名党员干部作为民族团结“领航队”,任嘎查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充分发挥队员思路清、眼界宽、资源广优势,民族团结“领航队”以建强组织、强村富民、为民办事、基层治理“四项重点任务”为己任,既当“三支队伍”的示范员,又当村级发展的领航员,还做抓党建促民族团结进步课题研究员。突出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坚持把政策关怀送下去,把成绩实效做出来,把群众意见带上来,他们每年至少驻村200天、至少走访1遍民族家庭,每人每日享受100元生活补贴。建立“121”机制推动工作,即记好一本民情日记、填好需求和建议两本民情台账、撰写一份高质量调研报告。今年以来,51名驻村第一书记听取基层意见建议1598条,推动解决问题260余件;共为所驻嘎查村争取帮扶资金400余万元,建设红色教育基地、牛羊养殖基地等嘎查村集体经济项目32个。

选优县乡民族团结“勤务队”。通过机关党组织+嘎查村党组织联建共建、各民族党员群众互帮互融方式,各旗县区2707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至少结对联系1户基层群众,采取党组织“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联办、党员承诺践诺等方式,普遍开展入户住户、教育引导、帮扶解困等工作。建立勤务工作台账,年底在组织生活会上进行对照查摆,将工作成绩成果在嘎查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公布,工作效果作为“勤务员”提拔重用、评优评先重要依据。在城区,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党建促就业基地,结亲干部充分运用自身资源和技术,为转移进城牧民培训蒙古族传统服饰、配饰制作,协调生产牛肉干、奶制品等场所,为居民搭建网络直播带货平台,帮助联系供货商家。在农村牧区,结亲干部通过参加主题党日活动、科技服务下乡等,把为民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田间地头、草原深处。牧区入冬备料时节结亲干部积极协调购买运送草料,农村农忙时节帮助收割庄稼、寻找销路,在挥洒汗水、一起劳动、一起解决困难中分享劳动的喜悦。今年以来各旗县区2707名科级干部与3218户各族群众结对认亲,向结亲群众宣传党的政策4723场、受众6万余人(次),走访慰问8876人,办好事实事2137件;因工作实绩突出被提拔重用勤务队员82人。

育强村级民族团结“安达队”。选育各民族群众中的“身边人”“知心人”,组建由“国家的孩子”“党员中心户”“北疆堡垒户”“拉话话服务队员”等534人组成的130支嘎查村民族团结“安达队”,通过“共产党员户”挂牌亮身份、红袖章亮身份等方式,常态化开展手拉手、心连心等民族联谊帮扶活动,表现突出的安达队员优先推荐参评“两优一先”等荣誉。“安达队”成员化身“政策宣传员”。“国家的孩子”的女儿嘎布日其其格,现任巴音敖包苏木巴音花嘎查“两委”委员,依托“红色蒙古包”便民服务点集中办理或走村入户上门服务,建立服务代办工作机制,接收、记录各民族群众需要委托的代办、代购、“搭把手”等事项,用实际行动践行“三个离不开”理念。化身“矛盾化解员”,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阿迪雅,作为达茂旗满都拉镇巴音哈拉嘎查党员中心户,充分发挥威望高、热心、与群众走得近的优势,通过定期走访,排查、发现临近草场纠纷、家庭邻里纠纷等各类矛盾隐患,建立矛盾化解台账,通过“拉话话”解心宽等方式调解;对矛盾分歧较大确实无法调解的纠纷,及时移交嘎查村党组织,推动各族群众和谐共处。今年以来,“安达队”通过组织集中学习、上门送学累计开展学习宣讲67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2万多人(次);累计为群众提供证件代办、快递收发、牲畜饲料代买代卖等服务2000余件;化解各类矛盾问题1200余件。(包头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王伟 校对:孙慧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