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是重要关头,越能映照初心;越是关键时刻,越显担当精神。面对严峻复杂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乌海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乌海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闻令而动、向险而行,涌现出一大批主动在疫情防控中打头阵、当先锋、作表率的党员干部。近期,乌海市委组织部通报表扬王海荣、于卫军、武兴和等在战“疫”一线带头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党员干部,激励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学习先进、继续顽强奋战,加快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硬仗,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王海荣:农区抗疫“急先锋”
10月19日清晨6时许,天色微亮,海勃湾区千里山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王海荣已经出现在新地村核酸采样点现场,协助核酸采样人员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看到村民开始有序到点位做核酸,王海荣又驱车赶往110国道巴音乌素村检查点。“这个点位是我市的‘北大门’,重点任务就是外防输入。我们要守好全市人民健康安全的第一道关卡。”王海荣说。
今年3月份以来,王海荣全面负责巴音乌素村检查点的工作。作为该检查点点位长,他负责协调交通运输、公安等部门和镇机关工作人员高标准开展值守工作,坚决做到“逢车必查、逢人必验”,不漏一车、不漏一人。
与此同时,王海荣还带领镇村干部走访摸排外来人员,严格落实管控要求;积极和市、区两级商务部门、保供企业沟通,帮助农区居民销售滞销农产品……
抗疫第一线,步履不停歇。王海荣统筹安排全镇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工作,彰显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良好工作作风。
于卫军:前沿阵地“指挥官”
日均检查车辆6000余辆,耐心劝返外来车辆60余辆、外来人员60余人……110国道路口检查点西邻乌达产业园,南接G6京藏高速公路,是外地车辆和人员进入乌达区的必经之地,大型货车、私家车辆往来频繁,检查值守工作艰巨。
10月13日,乌达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于卫军下沉一线,到该检查点任点位长,统筹安排、调度50余名值守人员24小时不间断值守点位,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
于卫军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坚守卡点一线,带头值班值守、查验车辆,在严格落实市、区两级疫情防控要求的基础上科学研究制定《110国道疫情防控点执勤规范》《人员岗位分组名单》等制度规范,制定劝返车辆工作流程,将卡口按照“三区一点”进行划分,确保卡点检查工作运行有序、值守人员防护安全。
于卫军第一时间在卡点成立临时党支部,带领党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党员攻坚克难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武兴和:交通卡口“铁将军”
一天24小时4个班组轮流值守,每隔6小时开一次岗前培训会;传达学习市、区两级疫情防控最新要求;监督、指导上岗人员开展场所消杀和做好个人防护措施;统筹协调305名长期值守和轮流值守人员开展工作,确保值守工作正常运转……今年3月至今,海南区公乌素镇四级调研员武兴和作为点位长、联络员,一直坚守在海南区109国道渡口卡口。
武兴和部署工作全面到位、政策落实严格要求、一线坚守率先垂范,严如“铁将军”一般和值守人员一起严防死守蒙宁交界处交通咽喉,把好外防输入第一关。
[责任编辑:王圣 校对:贺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