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峰市林西县持续推进能力提升工程,全力抓好“干部、党员、人才”三大群体,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探索教育培训有效路径,全面提升教育培训科学化、制度化、专业化水平,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队伍提供了有力保障。
抓好干部群体,提升领导能力水平。聚焦“关键少数”。每年至少举办一次科级干部知识更新培训班,每次均实现全县400余名科级干部全覆盖;不定期开展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分类组织领导干部参加乡村振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基层治理、综合执法等专题培训,先后举办各类专题培训8期、累计培训科级干部1000余人次。聚焦“一般干部”。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充分运用干部大讲堂、周三夜课堂等有效载体,通过专题培训、案例讲解、座谈研讨等多种方式,举办培训360期、培训10000余人次,全面提升专业化履职能力水平。聚焦“年轻干部”。持续深化年轻干部“练兵”计划,将全县年轻干部分成21个学习小分队,开展各类培训30余次,通过读书班、论坛、专刊、岗位锻炼等方式搭建历练成长平台,促使年轻干部以学促思、以学提能、以学促行。
抓好党员群体,提升服务能力水平。用好理论课堂。积极运用“党校微课堂”“乡镇党校”“科普讲坛”“党小组家谈话”等平台载体,通过阵地联建、师资联用,面向基层党员全面宣传党的理论政策、系统培训各种实用技术,实现课堂与现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共举办党校微课堂36期、培训1861人,“科普讲坛”6期、培训22070人,乡镇党校培训班6期、培训300余人次。用好实践课堂。积极推动各领域党员争做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引领者和实践者,深入开展农村党员承诺践诺、社区党员服务群众、机关党员爱岗敬业、学校党员立德树人、医院党员最美医护等评选活动,明确每名党员至少开展2次志愿服务、每个社区至少培养2名服务群众模范等目标,通过引领示范和实践锻炼全面提升党员队伍能力水平。用好网络课堂。与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签订远程教学站合作协议,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培训网络手段优势,推动基层党员更有效率、更大范围地参与到学习培训中来,进一步增强党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截至目前,共开展清华云课堂线上培训60次、培训59000余人,有效满足了全县党员干部学习需求。
抓好人才群体,提升专业能力水平。突出示范培养。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利用我县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基础设施创办“双创”孵化基地,培训各类技术人才1000余人,有影响力人才150余人;结合各乡镇街道特色主导产业,创建人才培训示范点11个,累计开展培训100余期,培训农民群众近万人。突出帮扶培带。利用京蒙帮扶有利契机,选派2名党政干部到北京挂职锻炼。积极参与中化集团教育培训帮扶活动,持续开展“振兴课堂”云培训项目,面向乡村振兴带头人、专业技术人才传播前沿知识和先进经验做法。截至目前,组织参加云培训2期、培训服务人员1000余人,进一步扩宽了培训渠道。突出本土培育。推行“科技特派员+专业合作社+农户”教育机制,选派30名业务骨干作为科技特派人才,举办2期科技政策专题培训班,通过科技政策宣传、新品种引进推广、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服务培训合作社18个、种养殖户180户560人,进一步壮大了我县科技人才队伍,为服务县域特色支柱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赤峰市林西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孙慧南 校对:赵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