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为目标,以建强社区工作者队伍为抓手,通过规范化选聘、多元化锻炼、制度化保障,着力打造一支数量足、质量优、业务精、作风好的高素质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为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
规范化选聘,注入源头活水。坚持把强化人员保障作为加强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举措,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在充分排摸调研的基础上,科学核定社区工作者数量,突出政治素质好、综合能力强的标准,按照党工委和管委会选聘、乌斯太镇管理、社区使用的原则,全面实行“公开、公平、竞争、择优”选人机制,规范招聘条件和流程,先后招录社区工作者45名,并配套建立社区工作者信息库,进一步健全完善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统筹考虑辖区居民人数和社区工作需要,通过机关单位下派、定向招录、“两委”换届选举等方式,先后将27名学历高、素质好、热爱群众工作的优秀人才纳入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进一步优化了社区干部队伍结构,形成一支年纪轻、文化水平高、专业知识丰富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多元化锻炼,提升专业素养。大力实施社区工作者岗前培训、年度轮训、专题培训、实践培训和学历教育、职业资格教育“4+2”培训工程,以基层党建、纠纷调解、社区治理等内容为重点,充分整合民政、宣传、政法、党校等多部门教学资源,采取“集中授课、专题研讨、户外拓展训练”等方式,建立社区工作者职业培训体系,新招聘的社区工作者经过岗前培训后方可上岗。积极引导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和学历教育,4名专职社区工作者考取了社工证。大力推行“导师帮带制”,社区“两委”成员,每人联系帮带1到2名新任社区工作者,通过以老带新、以优带弱,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帮助新任社区工作者尽快熟悉业务,进入角色。
制度化保障,增强职业认同。结合工作岗位、工作年限、受教育程度、专业资格水平等因素,建立“三岗十八级”薪酬体系,明确基本薪酬、岗位薪酬、学历薪酬、职称薪酬、绩效薪酬等内容,实行按月、差异化发放。推行全员聘任制度,将社区工作者纳入聘任对象,打破身份限制,在原有的工资待遇基础上增加绩效工资,其中一名社区书记被聘为二级主管岗(副科待遇)。同时,为社区工作者缴纳基本养老、医疗、大病、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享受体检、年休假、法定假期等福利待遇。此外,畅通成长渠道,优先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社区工作者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积极推选优秀社区工作者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选拔。近年来,共有1名社区工作者招录为公务员,8人通过推荐选举为党代表、人大代表,有效提升了社区工作者的岗位价值感和认同感,增强了社区干部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基层党的建设办公室 杨占军)
[责任编辑:李晓艳 校对:李佳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