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勇当排头兵 奋进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首府组织工作综述

创建时间:
2023-10-11 09:17:21
来源:
青城先锋微信公众号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呼和浩特市组织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守正创新、真抓实干,聚焦完成“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着力推动全市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为首府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坚持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把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深入实施党的创新理论“铸魂”工程,突出抓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学习贯彻落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高质量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实现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全覆盖。突出抓好关键少数和年轻干部学习教育,市级层面举办新任职处级干部政治能力提升班、县处级干部研讨班和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重点班次115期,培训干部1.2万余人次。

抓好学习教育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再到党史学习教育,每一次党内集中教育都把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作为重点,累计为群众办实事14.6万件。

坚持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扎实开展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推动各级党委(党组)切实扛起主体责任,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

牢记“国之大者”,服务中心大局,在重大任务落实中履职尽责、展现担当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组织部门职责所系、组织工作价值所在。全市各级组织部门坚持组织路线服务保证政治路线根本定位,持续向中心聚焦、为大局聚力,在落实大事要事、中心任务中发挥组织优势、组织功能。

首府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闯新路、勇担当。市委组织部出台改进优化考核工作四项措施,设立双指数评分办法,引导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发展观政绩观。建立教育引导、能力提升、及时激励、反向激励、关心关爱、容错纠错、组织担当“七项落实机制”,从操作层面系统解决干部不愿为、不善为、不敢为等问题。多措并举关心关爱干部,开展“担当作为好干部”评选,持续释放职务与职级并行政策激励效应,提升基层干部待遇保障水平,让广大干部政治上受激励、待遇上有保障、心理上获关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全市各级组织部门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教育,累计开展专题培训、讲座4700余场次,培训党员干部21万余人次。坚持把“四个特别”重要要求作为衡量干部政治素质的重要内容,在任职考察、换届考察等工作中深入了解干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实表现。举办“红石榴讲堂”、建立“石榴同心”志愿服务队,组织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围绕“民族团结一家亲”开展“三会一课”4.5万余次、主题党日活动2.2万余次。

越是重要关头,越能映照初心;越是关键时刻,越显担当本色。面对新冠疫情考验,坚持冲锋在前、积极作为,在抗击疫情中贡献组织力量。制定基层党组织疫情防控组织力6项考评指数,动员7100余个基层党组织坚决扛起疫情防控重大政治责任,4.2万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建立“1+8+N”小区(村)疫情防控作战体系,出台人员力量配备指导规范和包联干部抗疫工作指南,切实推动各方力量有效发挥作用,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树立鲜明导向,科学选贤任能,锻造堪当时代发展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坚持贯彻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以实施干部“强链”行动为牵引,着力在健全干部队伍选拔、培养、使用、管理上求突破,努力锻造一支推动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骨干队伍。

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建立健全政治素质考察“六个一”机制,选拔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的干部。坚持个体强整体优、结构服从功能,科学调整市委管理干部、圆满完成县乡领导班子集中换届。组织开展换届后旗县区领导班子“5+2+X”访谈调研,改进完善“非提拔任用谈话”制度。系统提出优化党政领导班子结构“九项措施”,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加大从招商引资、文明城市创建、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重大项目一线提拔使用干部力度,鲜明树立重基层、重实干、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

着力提升干部实战能力。启动实施干部能力提升实训计划,全面推行分工“AB”岗、“短平快”实训、“真挂实挂”、任期聘用等举措。梳理制定40条“干部能力紧缺清单”,邀请实战经验丰富的处级以上干部登台授课、培训干部2000余人次。实施“六个一线”培养锻炼计划,选派585名年轻干部到产业发展、“五宜”城市建设等中心工作主战场挂职锻炼。

加强全方位管理监督干部。坚持把政治监督摆在首位,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深化政治监督和政治督查。常态化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结合实际细化完善“下”的情形,对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进行组织调整。持续推进干部人事档案规范化建设,在全区率先实现区市两级干部人事档案信息互联互通。

聚焦强基固本,大抓基层基础,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聚焦基层党组织存在的短板弱项,制定“路线图”持续推进。印发《全市各领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聚焦“五个基本”,分领域提出建设标准,推动全市2182个党支部达到“五强”标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得到不断提升。

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组织实施万名村干部和“头雁领航”能力提升行动,累计培训5.8万人次。全面推广“强村富民”九种模式,打造194个集体经济示范村和3个红色组织振兴建设示范村,带动全市96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收入总额超过6.2亿元。抓实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育管用”,持续选派优秀年轻干部、驻村第一书记、选调生以及各领域专家人才服务基层,为决胜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加快推进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研究制定“1+4”政策体系,深入推进“六个一”系统建设。全链条抓好要素建设,推动修订《街道办事处工作条例》,将社区承担事项由140多项精简到79项;试行“一支队伍管执法”,连续4年招录大学生社区工作者4000名;全覆盖建成市、区、街道、社区(村)党群服务中心1448个,不断推进权力、资源、力量向基层下沉。全方位抓体系建设,对人口面积较大的街道、社区、网格进行合理拆分;跟进建强各级党组织,选派5.2万余名楼栋长;推进“红色物业”数质同抓、“红色业委会”扩面提质、无物业小区清零“三项行动”,基层治理“一线堡垒”持续巩固、“神经末梢”有效畅通。全过程抓机制建设,推动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全部实体化运行,全面构建平时“双月轮值”组团服务、急时“联席会议”就地作战机制,建立党建引领接诉即办“十项机制”,社会治理整体效能实现全面提升。

统筹推进其他领域党建工作。持续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推动互联网、快递、出租车等11个行业党委实体运行,园区全部设立企业综合党委;建成“红蜂驿站”168家,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达97.7%、非公有制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达91.38%。深化机关党建“双目标、双积分、双创建”工作,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引导机关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市委中心工作。成立市国资委党委,理顺国有企业党组织隶属关系,实施国企党建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推行党建项目、优化考核机制,着力打造全区国有企业党建“首府标杆”。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院长)负责制,出台《加强和改进全市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十二项措施(试行)》,以坚强组织保障护航教育、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从严抓好党员队伍建设。严把发展党员政治关口,建立“4421”政审机制,对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逐级纳入台账管理,加大重点群体和薄弱领域发展党员力度,健全完善党员先锋岗、责任区、志愿服务、承诺践诺等机制,引导广大党员立足岗位争一流,在中心工作和急难险重任务中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

深化聚才汇智,涵养人才生态,强化首府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呼和浩特市立足自治区党委对首府提出的建成全区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战略定位,以“人才强心”行动为统领,着力建设高标准平台、联结高效能要素、聚集高素质人才。

优化人才工作布局,“建”高标准平台。制定出台《关于推进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的实施方案》,统筹全市各级各类创新平台,明晰平台间差异化定位,全面构建“一核、两极、多点”的人才工作“雁阵格局”,为广大人才搭建事业发展的广阔平台。“一核”方面,和林格尔人才科创中心成功挂牌“自治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推进建设人才创新谷等24个产业、创新平台;首府科技城正在推进中石化院士工作站、中国航天科工六院本部基地与科技创新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金桥“双创”示范区累计孵化企业500余家。“两极”方面,深入推进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和蒙牛乳业产业园建设,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建成投用,国家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进入申报程序。“多点”方面,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成功创建自治区级产业园,内蒙古科技大市场入驻14家科技服务机构,各类产业园区、创新平台、研发机构正在加快建设。

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联”高效能要素。围绕构建更加开放的人才工作新格局,确立上下贯通、左右协同、内外联动的工作机制。完善区市共建机制,充分用好自治区发改、人社、科技等部门出台的81项支持政策。完善行业、企业、属地“三方联建”机制,聚焦现代农牧业、草业等领域建立产业创新联合体18个。完善区域人才工作联动机制,推动呼包鄂榆乌五市共同签署产教融合协议。完善与高校院所、央企等驻呼单位会商机制,出台《呼和浩特市促进高校院所协同创新若干措施》,联合设立研发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30家。完善“双招双引”机制,推动产才融合、深度对接,结合重大项目引进高层次人才112名。

涵养一流人才生态,“聚”高素质人才。推进政策引才,建立以《呼和浩特市吸引人才政策10条(试行)》为总纲,相关配套政策为支撑的人才政策体系,常态化抓好兑现落实。打造品牌招才,连续举办3届“院士青城行”、承办9届“草原英才”高层次人才合作交流会等活动,开展事业单位“绿色通道”引才、教育医疗领域项目化引才、采取“市编街用”引进城市基层治理人才。实施“十万大学生留呼”工程,制定“丁香扎根”计划,累计吸引6.95万名优秀青年人才留呼就业创业。加快青年人才“安居工程”建设,推出人才租购房补贴政策,多渠道配建拎包入住人才公寓。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新时代新征程,全市组织系统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更好地履行理论武装、服务大局、选贤任能、强基固本、引才聚才的重要职责,把组织力量、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力量、发展优势,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首府新篇章中作出新贡献。


[责任编辑:王伟 校对:李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