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坚持把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突出党建引领,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工作措施,充分激活资源要素,着力推动全旗嘎查村级产业发展转化升级,村级集体经济持续提质增效。
坚持发展群策群力,报团取暖聚产业合力。正蓝旗赛音胡都嘎苏木地处浑善达克沙地东部边缘地带,牧民普遍以养殖草原红牛、察哈尔羊、蒙古马为主。为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壮大集体经济,增加牧民收入,在赛音胡都嘎苏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由赛音胡都嘎苏木12个嘎查共同出资,注册成立了内蒙古赛音农牧业投资有限公司。经营业务主要为肉类直营店和连锁火锅店两部分,通过“嘎查党支部+公司+牧户”的方式统一运营管理,实现了资源互补、区域购置、按股分配,同时向苏木牧民提供10余个就业岗位,牧民即可通过参与公司经营提高工资性收入,又激发了参与集体经济发展的热情。下一步,将充分运用互联网进行品牌打造,通过自产肉类直播带货、打卡乡村、文旅融合等形式,提高公司整体经营收入,提升各嘎查集体经济收入。以产业发展助力打赢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走出一条牧户参与、集体经营、产业致富的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
用好用活衔接资金,牧企联结促共同增收。桑根达来镇数智草牧业园区位于正蓝旗桑根达来镇吉呼兰图嘎查,是正蓝旗2023年实施的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也是推动正蓝旗草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项目通过肉牛科学养殖、饲草料低价销售等模块,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转变传统养殖方式,逐步构建正蓝旗肉牛全产业链,打造桑根达来“牛镇”品牌,辐射带动全旗养殖户。在项目运营中,实施“企业+牧户”社会化服务新模式,企业负责提供优质饲草、科学饲喂配方、专业管理团队、技术服务和棚圈、机械化设备,通过“全季舍饲”托管代养,解放牧区劳动力、提高牲畜繁成率,与农牧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真正实现公司与牧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同时,建设日产700吨全混日粮搅拌站,推进牧草产业专业化发展,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成本,为农牧户提供低价高质的饲草料生产、加工和配送服务,逐步形成覆盖全旗范围的饲草料供应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激发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资源潜力。
筑牢特色产业根基,奶业兴旺强乡村振兴。奶食是蒙古民族饮食之首,奶食品蒙古语称之为“察干伊德”,正蓝旗作为“中国察干伊德文化之乡”和“中国察干伊德文化传承基地”,在奶业振兴的战略引领下,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正持续向好发展。正蓝旗哈毕日嘎镇后半台村依托上级集体经济扶持资金,创新实施奶业振兴项目,项目以后半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主体进行实施,紧紧围绕奶业强旗发展目标,积极打造优质奶源产地,按照稳定养殖预期、稳定养殖收益、稳定供销关系的“三稳定”原则,加快构建乳制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联结机制,通过全产业链模式创造优势地区奶业品牌。获得收益计划按照“2521”的分配模式进行集体经济收益分配,保证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预计2025年底奶牛养殖规模达到150头以上,日产奶量达5.5吨以上,集体经济年度增长35万元以上。此外,为强化项目管理,聘请奶业发展技术专业人员,通过开展培训、现场指导、跟踪服务等方式,对项目发展实行全程技术指导,不断提升奶业经营管理水平,为全旗奶业发展积蓄强劲动力。(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孙慧南 校对:李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