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有效破解“平时不算账、年底凭印象”“干部难以考准考实”的难题,锡林郭勒盟从日常考核入手,创新开发干部信息共享平台,实时量化工作情况,建立联动会审机制,多方位、全角度掌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素质和现实表现,有效提升干部实绩考核的精准度和公信度。“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能够实现随时给干部‘把脉’,及时摸清干部‘身心’状况,对‘好体质’的及时提拔使用,“体质欠佳”的抓紧补养医治,使干部始终处于考核监控之中,真正把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发挥了出来。”锡林郭勒盟盟委组织部干部实绩考核科科长塔拉非常形象地对这一平台的运行情况作了说明。
以精准数据“体检”。运用大数据思维和信息化手段,搭建干部信息共享平台,设置个人有关事项、考察考核、教育监督、表彰奖励、组织处理等15个应用模块,整合各有关部门和业务科室掌握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评价信息,实施动态更新,形成了一套能够客观反映13个旗县市(区)和118个盟直部门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际情况的数据库,为准确掌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现状提供了信息支撑。
以动态信息“会诊”。定期对收集的各类评价信息进行“集中会诊”,动态跟进领导班子运行情况,了解掌握领导干部政治表现、履职尽责、8小时外状态、思想动态、群众认可度等情况,形成政治表现、工作成果和负面问题“三个清单”,并对“三个清单”进行分析比对,挖掘工作成果,查找重点问题,核实相关情况,对干部政治素质和现实表现做出全面客观评价。同时,强化结果运用,为全盟2023年8个批次227名干部调整、59名全盟“担当作为好干部”评选提供了有效支撑。
以系统思维“开方”。始终坚持把政治素质考核放在首位,注重在大事难事上看干部担当精神,看干部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品质。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激励约束、追责问责的重要依据,贯彻于班子研判调整、干部任免使用各环节,激励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担当作为,形成重实干、看实效、比实绩的务实之风和学先进、带后进、正标兵的赶超之风。对因贯彻落实不力、能力不足等问题的领导干部给予调整,不折不扣执行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制度,促进担当作为、严厉治庸治懒,确保干部德配其位、才配其位。(锡林郭勒盟委组织部 塔拉 齐金良)
[责任编辑:孙慧南 校对: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