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斯日古楞:坚守初心 做扎根边疆口岸的一棵树

创建时间:
2024-05-29 15:59:46
来源:
内蒙古日报

甘其毛都口岸的风很大,见到斯日古楞时,他和同事正顶着狂风检查通行车辆的证件。

  斯日古楞今年50岁,是巴彦淖尔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甘其毛都交管大队教导员。从事公安交管工作24年,其中14年就在甘其毛都工作。

  “我们这里有280多家企业,中蒙车辆1.5万台……”说到口岸的基本交通状况,斯日古楞如数家珍。每天累计工作时间10小时、指挥车次1000余辆次,步行90余公里,但他从没叫过苦、喊过累,只是笑着说,“在这地方工作太费鞋”。

  甘其毛都口岸是目前国内对外开放过货量最大的公路口岸。据统计,每天近2000辆货运车通过,主要运输煤炭、铜精粉等矿产品,货车驾驶员都是来自蒙古国的司机,由于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如不进行有序管理,极有可能发生交通事故或打架斗殴现象,甚至引发纠纷。

  如何管理服务好中蒙两国的司机,斯日古楞的诀窍是交流沟通。他逢车必打招呼招手,为了维持交通秩序,他每天喊话上千次,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嗓门”。由于长年累月在煤灰、粉尘严重的环境下工作,高强度的声带震荡及有害颗粒物的吸入,2010年,斯日古楞的呼吸系统出现了问题,做了鼻、喉、肺联合手术。从此,斯日古楞丧失了味觉。“现在吃馒头和吃羊肉是一个味儿。”斯日古楞打趣地说。

  一路灰尘,一路花香,斯日古楞把笑容带给口岸,把草原装在心间,驻守边关,无怨无悔。

  在口岸工作14年,斯日古楞和很多外籍司机成了朋友。蒙古国司机巴亚尔赛恒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们相识相交于一次纠正违章。巴亚尔赛恒由于开车插队,造成车辆拥堵,民警赶到现场治理时,因语言不通,造成了误会。斯日古楞到达现场后,耐心与其沟通,讲清道理,巴亚尔赛恒认识到了错误,并及时改正自己的违章行为。后来接触多了,两人成了朋友。现在巴亚尔赛恒已经成为蒙古国兼职特邀安全员,协助交警管理交通秩序。

  “让司乘人员都平安回家,是我最大的心愿。”斯日古楞朴实的话语中透着力量。

  除了做好口岸交管工作,斯日古楞还负责着交通安全宣传。在甘其毛都国际学校,孩子们特别喜欢斯日古楞,亲切地叫他“黑脸叔叔”。为了培养孩子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斯日古楞用纸箱做信号灯,用白灰画斑马线。他常说,甘其毛都条件虽差,可交通安全教育这一课不能落下。

  甘其毛都镇有5个嘎查、837户农牧民,农牧业人口1486人,且定居点分散。为了破除农牧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他走访入户,通过调研,建议选聘5位德高望重的嘎查书记担任交通安全劝导员,及时了解交通状况、农牧民的思想动态及利益诉求,把民族团结与安全劝导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农牧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他把安全教育与爱国教育合并融会,讲道理、讲感情、讲法律,在嘎查书记的配合下,将工作做到了农牧民家里。

  “斯日古楞干工作认真、踏实、吃苦耐劳,处处为我们农牧民着想。”图古日格嘎查牧民额尔登贺希格说。

  14年的坚守,对斯日古楞来说,流转的是岁月,不变的是初心。“甘其毛都的汉语意思是‘一棵树’,我也愿意做一棵树,扎根这里,为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贡献力量。”斯日古楞说。


[责任编辑:孙慧南 校对: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