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召开,对建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提出来新要求,指出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领导班子建设,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以正确政绩观推动高质量发展,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各级组织部门要把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锐意改革的精神从严从实抓好干部队伍建设,以求解补短板、以优解破难题、以全解促提升,激励引导广大干部干事创业。
以学促行,锤炼“政治底色”,强化履职“过硬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有了过硬的政治能力,才能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对于干部而言,提高政治能力,是讲政治的内在要求,组织部门要遵循干部成长规律,搭建干部培养平台,实现干部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双提升。一方面完善“党校铸魂、基层墩苗、一线练兵、汗水磨刀”素质培养体系,持续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学习,加强正确政绩观教育,分类举办提升履职能力专题培训,把强化理论武装和提升专业能力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充分调动现有资源,开设“领导干部大讲堂”,变“领导”为“领学”,重点围绕年轻干部“最难懂、最难做、最薄弱”的政策理论业务知识,结合自身感受、思考认识,深入浅出为广大年轻干部授课,领导干部根据工作职责和专业特长进行授课,形成领导干部上讲台以上带下的示范效应。
知责履职,勇挑“使命重担”,聚焦主业“破局突围”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党员干部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必须以坚定的信念、无畏的勇气和务实的行动,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多在吃劲岗位、重要岗位上锻炼,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本领,激发知重负重的担当,从而更好地承担起新时代的责任和使命。因此组织部门要大力提拔重用重大斗争一线表现优秀干部以及实绩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坚持“四重”导向,树立“重业绩、重实干、重公论、重基层”的用人导向,构建“干部到一线去,干部从一线选”的良性循环,对在急难险重岗位上埋头苦干、表现突出的年轻干部,在职级晋升上给予倾斜,进一步鼓舞士气、激励干劲。坚持优上劣下。对扛得了重活儿、打得了硬仗的优秀干部,不拘一格提拔重用;对工作能力较差,不担当作为的干部,区分不同情形,采取调离岗位、转任职级、免职、降职、待岗等方式调整,坚决做到有为者“量身定位”,无为者“退位让贤”。
严以修身,紧绷“自律之弦”,清正廉洁“永葆初心”
以修身增强党性,以慎行行使好权利,以担当履行好职责,以守纪树立好形象,是新时期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做人之基。要想提高干部修养,让其成为“优秀干部”,必须注重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让干部在严管下成长、在激励中成才。通过畅通监督渠道、实施容错纠错,开展谈心谈话等方式,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确保广大干部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能成事。畅通举报电话及信访、网络、短信“四位一体”监督举报渠道。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干部“八小时外”生活情况,建立监督台账。同时,综合运用巡视巡察、审计监督等工作成果,及时发现年轻干部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妥善把握“事业为上、实事求是、依纪依法、容纠并举”的四个原则。注重客观依据和事实支撑,按照程序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取证,通过集体研究、集体决策,对该容的大胆容、不该容的坚决不容,以实际行动支持实干者,保护改革者,切实增强干部担当作为的勇气和底气。(化德县长顺镇人民政府 郭慧敏)
[责任编辑:杨旭英 校对:任丽华]